-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慢性纵隔炎是一种纵隔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多样,症状复杂,可能导致纵隔内器官受压和功能障碍。常见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1.病因: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的侵袭;胸部外伤;药物因素等。 2.症状:可能有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3.诊断:通过胸部 X 线、CT 检查、纵隔镜检查等帮助诊断。 4.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如抗感染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5.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部分患者经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若病情严重,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总之,慢性纵隔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2024-10-09 02:2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慢性纵隔炎? 慢性纵隔炎(chronic mediastintitis)可分为肉芽肿性纵隔炎和纤维性纵隔炎,后者又称特发性纵隔纤维化。肉芽肿性纵隔多见于结核、组织胞浆菌病、结节病、放线菌病等;纤维性纵隔炎多数是慢性肉芽肿发展的结果。本病进展缓慢,早期多无症状,以后逐渐出现纵隔器官受纤维化压迫症状,病因诊断有赖于斜角肌及纵隔淋巴结活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