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支持治疗、促醒治疗、并发症防治及康复治疗等。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导致意识障碍的原发疾病,如控制感染、纠正低血糖、治疗脑血管疾病等。 2.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营养支持等。 3.促醒治疗:使用药物如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等,还可采用神经电刺激等物理疗法。 4.并发症防治: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5.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总之,对于意识障碍患者,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方法,并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提高康复的机会。
2024-10-09 05:0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意识障碍?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即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意识障碍医学的定又是指由各种疾病引起个体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认识发生障碍,是各种心理过程受累。是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抑制状态,脑和脑干功能活动的不同抑制程度决定了不同的意识障碍水平。表现为累及到感知觉的清晰度和正确性,累及铭记和回忆,累及思维的连贯性和理解判断能力,累及情感和定向行为等;出现定向障碍(周围和自我),感知歪曲,言语思维改变或紊乱,注意不集中,记忆、智能不能或紊乱,情绪行为不稳性运动性紊乱性兴奋抑制,醒后往往有部分或完全遗忘。病因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以器质性(包括躯体疾病所致)意识障碍更为常见。将它归为神经精神病学坤经心理症状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