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宋长辉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全科
-
多囊肝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如环境、激素水平、肝脏损伤、感染等。 1.遗传因素:多囊肝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家族中有亲属患病,后代患病风险增加。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或有毒环境中,可能影响肝脏细胞功能,增加患病可能。 3.激素水平:体内激素失衡,尤其是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促进囊肿的形成和发展。 4.肝脏损伤:如慢性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可能诱发多囊肝。 5.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影响肝脏正常结构和功能,也可能引发多囊肝。 总之,多囊肝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2024-10-08 23:4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多囊肝? 多囊肝又叫肝多囊病,属于较罕见的肝脏遗传性疾病。本病是由于胚胎发育不良所致,在胚胎早期,肝内的管道形成时,由于排列失常,造成无数迷管,到胚胎晚期时仍未退化,且逐渐扩张成囊,便形成多发性囊肿,偶尔可见有单个囊肿。约半数多囊肝病儿伴有多囊肾,部分病儿尚可有胰、肺、脾等囊肿。。临床上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囊肿大小不等,直径可从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数目众多,可密集于肝某一叶或全肝。囊壁菲薄,囊液清激透明或呈淡黄色。可伴有多囊肾、多囊胰或多囊脾。这类病尚容易伴有其它畸形,特别是血管瘤,本病如果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出现症状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成人性多囊肝则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