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异常、心脏疾病、血管狭窄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5-09-27 20:24
1.血栓形成:血液中的血小板等成分在血管内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
2.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上脂质沉积,使血管变窄,影响脑部供血。
3.血液黏稠度异常:如红细胞增多症、高血脂等,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4.心脏疾病: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易形成血栓并脱落至脑血管。
5.血管狭窄: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导致血管狭窄。
总之,缺血性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如突然的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等,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缺血性中风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
2015-09-27 20:4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焕臣 主治医师
盐城市亭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他
预防医学门诊部
-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多在50岁以后起病,男性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症状,发病情况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少数病人可有浅、中度昏迷,约在24小时左右逐渐清醒,脑脊液检查正常。临床表现因病变血管部位不同而异,脑血栓形成多在起病后几天内病情可趋稳定,2-3周后由于水肿消退和侧枝循环建立而症证逐渐减轻。脑栓塞患者常有心脏病、骨折、肿瘤以及某些临床操作的影响如静脉注射,人工气胸、气 腹、脑动脉造影等,突然发生神经症状时,即须考虑有脑栓塞可能。
2015-10-07 1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