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眩晕症的治疗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脑血管性眩晕、脑肿瘤性眩晕、颈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神经源性眩晕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5-09-12 10:09
1.脑血管性眩晕:多因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引发。注意多饮水,避免体位骤变。确诊后可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
2.脑肿瘤性眩晕:发病缓慢,初期症状轻。若有单侧耳鸣、耳聋等,应尽早诊治。治疗以手术为主。
3.颈源性眩晕:与颈部体位有关。平时注意工作学习体位,可通过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针灸等康复方法治疗,严重时需手术。
4.耳源性眩晕:常见如梅尼埃病,常伴耳鸣、听力下降。可使用改善内耳循环药物如倍他司汀,必要时手术。
5.神经源性眩晕:多由神经病变引起。治疗以营养神经药物为主,如甲钴胺,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
眩晕症病因多样,治疗方法各异。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