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骏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肾内科
-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肾缺血、肾中毒、尿路梗阻等。患者会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5-10-11 18:45
1.病因诊断:明确导致急性肾衰的原因,如感染、药物副作用、创伤等。
2.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限制水和钠的摄入,补充营养。
3.药物治疗:可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控制血压。
4.透析治疗:若病情严重,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5.预防并发症:预防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6.病情监测:密切监测肾功能、尿量、血压等指标。
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焕臣 主治医师
盐城市亭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他
预防医学门诊部
-
治疗原则如下:
2015-10-19 20:52
1.少尿期的治疗:少尿期常因急性肺水肿、高钾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和并发感染等导致死亡。故治疗重点为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潴留,供给适当营养,防治并发症和治疗原发病。
(1)卧床休息:所有明确诊断的患者都应严格卧床休息。
(2)饮食:能进食者尽量利用胃肠道补充营养,给予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酌情限制水分、钠盐和钾盐。早期应限制蛋白质(高生物效价蛋白质0.5g/kg),重症患者常有明显胃肠道症状,从胃肠道补充部分营养先让患者胃肠道适应,以不出现腹胀和腹泻为原则。然后循序渐进补充部分热量,以2.2~4.4kJ/d(
500~1000Kcal)为度。过快、过多补充食物多不能吸收,易导致腹泻。
(3)维护水平衡:少尿期患者应严格计算24h出入水量。
24h补液量为显性失液量及不显性失液量之和减去内生水量。显性失液量系指前一天24h内的尿量、粪、呕吐、出汗、引流液及创面渗液等丢失液量的总和;不显性失液量系指每天从呼气失去水分(为400~500ml)和从皮肤蒸发失去水分(为300~400ml)。但不显性失液量估计常有困难,故亦可按每天12ml/kg计算,并考虑体温、气温和湿度等。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每小时失水量为0.1ml/kg;室温超过30℃,每升高1℃,不显性失液量增加13%;呼吸困难或气管切开均增加呼吸道水分丢失。内生水系指24h内体内组织代谢、食物氧化和补液中葡萄糖氧化所生成的水总和。食物氧化生成水的计算为1g蛋白质产生0.43ml水,1g脂肪产生1.07ml水和1g葡萄糖产生0.55ml水。由于内生水的计算常被忽略,不显性失水量计算常属估计量,致使少尿期补液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为此,过去多采用“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补液原则,以防止体液过多。但必须注意有无血容量不足因素,以免过分限制补液量,加重缺血性肾损害,使少尿期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