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赖特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炎性关节病,与感染、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常表现为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等症状。 1.病因:主要由细菌感染,如衣原体、志贺菌等引起,也与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反应有关。 2.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尤其是下肢关节;伴有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结膜炎导致眼睛发红、疼痛、流泪。 3.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尿酸、类风湿因子、HLA-B27 检测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 等)来确诊。 4.治疗: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抗风湿药(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病情严重时,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 5.预后: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部分可能复发,少数会出现关节畸形。 赖特综合征虽然少见,但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
2024-10-08 18:1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赖特综合征? 赖特综合征是在1916年德国医生Hans Reiter首先报告1例急性痢疾患者在发病后8天出现结膜炎、尿道炎和关节炎三联症。温伯格(Weinberger)1962年证明了本病并非“淋病性关节炎”而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并称之为赖特综合征。1969年,Aho等提出了反应性关节炎的命名,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但目前仍使用赖特综合征这一名称。本病是一种与HLA一B27相关的风湿病综合征,也是一种全身皮肤、黏膜,滑膜等受累的炎症性疾病。凡临床上具备尿道炎、关节炎和结膜炎三联症者。即为完全型;具备其两项者为不完全型。而事实上,不完全型病例比完全型更为常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