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上皮样囊肿的诊断通常依据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等。 1.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肿块、疼痛、压迫症状等,如颅内上皮样囊肿可引起头痛、呕吐、神经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包括 B 超、CT、MRI 等,能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病理活检:这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4.实验室检查:一般用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5.医生临床经验:医生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综合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总之,上皮样囊肿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024-10-08 19:1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局部颅骨破坏透光,且局部颅骨可能向外膨隆;脑室造影时,如肿瘤内充气,可呈特异的影象,即空气进入凹凸不平的肿瘤表面的沟纹之中,显示出浓淡不规则的影象。由于肿瘤沿腑沟、脑池间隙生长后成为不规则的分叶状,叶间有造影剂进入裂隙以及渗入囊壁,脑池造影CT可显示造影剂进入肿瘤裂隙内,延迟90min扫描,进入瘤内造影剂增多,边界模糊。取决于囊内容物所含脂肪成分的多少,多数情况下,上皮样囊肿的MRI信号介于脑组织与脑脊液之间,呈长T、T2信号。
2024-10-09 0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