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早期该如何预防 防肾结石补充水分很重要
很多人在肾结石发生一个多月之后才有了自己的察觉,所以了解肾结石的症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人们也要定期检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肾结石早期该如何预防
一、了解肾结石的临床表现
1、结石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肾脏,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询问病史要注意与结石相关的既往史及家族史。
2、肾结石可以无症状,多为肾盏结石,常在体检时或检查其它内脏器官时发现。
3、肾结石的疼痛最常见是患侧的腰部和上腹部隐痛和钝痛,多为较大的结石。少数患者表现为对侧腰痛。当结石嵌顿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发生梗阻时,就会产生绞痛。绞痛常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并向背部、下腹部和会阴部放射,形成放射痛。同时伴有胃肠道症状,恶心或呕吐。发作时间持续不等,有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疼痛。少数患者也可以无症状,25%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可以无血尿。因此,在绞痛发作时未发现血尿的患者,需在发作后多次检查尿液,可以发现血尿。结石合并感染时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尿混浊症状,全身症状可有发冷、发热、腰痛。
4、临床检测一般可以发现镜下血尿,有时可出现肉眼血尿,约有20%。
5、双侧肾结石引起两侧尿路梗阻;孤立肾发生肾结石梗阻,或一侧肾缺如或肾失去功能,另一侧结石又引起尿路梗阻,可致尿少或无尿,临床表现为急性肾衰或尿毒症症状。
6、患侧肾区可有叩击痛。结石梗阻引起严重肾积水时,可在上腹部触及增大的肾脏。
7、对于反复发生肾结石的患者,要检查颈部,注意有无肿大的甲状旁腺。
二、肾结石的检查有:
第一:x线腹平片,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泌尿系结石,对阴性结石,x线可以穿透结石,因而看不到。这就属于肾结石的检查里的一种。
第二:B超检查,可以发现0、3mm以上的结石,技术熟练的医务人员,可以利用B超检查全泌尿系的结石,直观、方便、无创伤。这也是肾结石的检查之一。
第三:x线造影,对于可异的输尿管结石,可以判断是结石还是狭窄。这种肾结石的检查方法比较常见。
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喝水尿排泄少的人经常泌尿道发炎高尿酸血症,或有某些新陈代谢疾病。如(钙症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类肉瘤,欣氏症候群,慢性小肠疾患者)的人均易发生肾结石,肾结石可能会引发阻塞性肾水肿进而肾功能衰退。
三、预防肾结石补充水分很重要
留心尿液的变化
尿液的形态是肾脏机能的指针之一,体内的多数废物皆经由肾脏过滤后由尿中排出,应常观察自身尿液的颜色,则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例如白色混浊尿液是尿道发炎及大量磷酸盐排出的表现,排尿灼热频尿均可确定是尿道感染。夜尿症亦是肾功能不全的早期症状,所以及观察这些症状及时进行检查,可对肾损害进行及早干预,以防病情延误引起肾衰竭。
定期体检防遗传性肾病
肾脏肿瘤好发于四十岁至七十岁间的男性多囊肾,及遗传性肾脏病者均有家族患肾脏病的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及幼时得过肾炎者,皆是慢性肾衰竭潜存病因的危险群,故本身有此类疾病时更应定期检测肾功能,对自己的肾脏有个了解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饮食清淡忌过度用补品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的品质愈见提高,食物的供给不再匮乏。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也越来越丰富,请客吃饭朋友聚会高档补品成为常见的饮食行为,但这也带来了一连串的“副作用”如不少人因为过度营养或高度油脂食品造成了一系列“宝贵病”例如: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上述三种疾病,皆会对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造成此三项疾病的相关因素即是饮食的形态要保护肾脏。
健康建议勿过量食用高蛋白质食品。大量蛋白质摄入经消化吸收后所产生的废物,即是氨也即肾功能血液检测中的BUN(血中尿素氨),摄取过量的蛋白质食物增加了肾脏的负担,徒使肾脏做更多的工作。因此,除了机体需要外没必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并不像人们理解的那样:多多益善。不要迷信坊间对高蛋白食品的夸大功能广告,过多的蛋白质只会加大肾脏的负担。
(责任编辑:吴洁媚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肾病严重,中成药补肾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肾宝片期间抽烟是否有影响?
2024-10-24购买补肾类药品价格越高效果越好吗?
2024-10-24七叶皂苷钠片有无副作用,肾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肾宝片期间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请问哪里能买到汇仁肾宝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应如何应对
2024-10-24慢性肾炎患者服用黄芪颗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热门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主要有哪些症状?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肾病什么症状?
2024-10-23肾虚吃什么药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压肾病如何区分良恶性?高血压肾病患者的预期寿命是多长?
2024-10-22糖尿病肾病该怎么治疗
2024-10-18糖尿病肾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2024-10-17肾阴虚证的常见症状与识别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肾囊肿合并多种基础病 单孔腹腔镜技术实现“微创”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