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肾病科 > 肾病疾病 > 肾癌 > 正文

遗传也能引起肾癌发病 高危患者防肾癌定期检查

2015-03-06 10:25:43      家庭医生在线

肾癌是生活中相当常见的疾病,大家要多重视肾癌这一疾病。对于肾癌的原因,更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争取更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过,很多人对于肾癌的原因都是一知半解的。那么,肾癌发病高危人群有哪些?哪些因素引起的呢?

遗传是引起肾癌的原因之一

1、遗传:这就是引起肾癌的原因之一,有一些家族内肾癌,在进行染色体检查时发现。肾癌高发生率的人中第三对染色体上有缺陷。多数家族性肾癌的发病年龄比较早 , 趋于多病灶和双侧性。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性斑痞性错构瘤病的患者发生肾癌者多达28%~45% 。

2、食品和药物:调查发现高摄入乳制品、动物蛋白、脂肪,低摄入水果、蔬菜是肾癌的病因里的危险因素。咖啡可能增加肾癌的危险性与咖啡用量无关。

3、放射:有统计使用过一种弱的α颗粒辐射源导致的124例肾癌的肿瘤中有26例局限在肾,但是未见放射工作者和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放射暴露与肾癌的相关报道。这也属于导致肾癌的病因。

肾癌男女发病比为2:1

肾癌在肾肿瘤中大约占了八成以上。据专家介绍,肾癌更“偏爱”男性一点,患者男女比例大约是2比1,高发年龄为40岁~65岁。近年来,30岁以下人群中也出现了肾癌患者。

这种病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病变有关,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多见,少数侵及全肾。一般是单侧发病,双侧肾均发生病变的比较少。

肾癌的发病原因目前不清,国外有学者提出,通过肾脏排泄的化学致癌物质可诱发肾癌,激素、放射线、病毒感染、吸烟、长期服用非那西丁类药物,长期接触含铅物质以及某些慢性肾脏疾病可能与肾癌的发生有关。

有医学专家推测肾癌的发生受到环境、饮食习惯的影响,吸烟的人更容易患上肾癌。但是现在医学界还没有大量的数据来支持这些推测,肾癌的发生原因尚不明确,没有根本的预防方法。但是,越早发现治疗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很重要。

高危患者:定期健康查体

那么,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肾癌,使患者得到更多的治愈机会呢?专家建议,年龄大于40岁、吸烟、肥胖、有家族史及从事石油、皮革、石棉等行业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健康查体。

1、推荐必须包括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钙、血糖、血沉、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

2、推荐必须包括的影像学检查项目 腹部B超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X线片(正、侧位)、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碘过敏试验阴性、无相关禁忌证者)。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胸部X线片是术前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推荐分级A)。

3、推荐参考选择的影像学检查项目 在以下情况下推荐选择的检查项目。腹部平片:可为开放性手术选择手术切口提供帮助;核素肾图或IVU检查指证:未行CT增强扫描,无法评价对侧肾功能者;核素骨显像检查指证:①有相应骨症状;②碱性磷酸酶高;③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胸部CT扫描检查指证:①胸部X线片有可疑结节;②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头部MRI、CT扫描检查指证:有头痛或相应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腹部MRI扫描检查指证:肾功能不全、超声波检查或CT检查提示下腔静脉瘤栓患者。

4、有条件地区及患者选择的影像学检查项目 肾超声造影、螺旋CT及MRI扫描主要用于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PET或PET-CT检查费用昂贵,主要用于发现远处转移病灶以及对化疗、细胞因子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或放疗的疗效评定。

5、肾穿刺活检与肾血管造影检查 肾穿刺活检和肾血管造影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对影像学诊断难以判定性质的小肿瘤患者,可以选择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或定期(1~3个月)随诊检查。对年老体弱、或有手术禁忌症的肾癌患者或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癌患者需化疗或其他治疗(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的患者,治疗前为明确诊断,可选择肾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