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肾病科 > 肾病知识 > 肾病百科 > 正文

儿童矮小、尿床需及早干预 儿科医生来“出谋划策”

2019-03-15 16:40:26    作者:麦琼璇  家庭医生在线

儿童矮小、尿床等容易忽视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关注,及早干预治疗。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了关于小儿肾脏病及遗尿症的主题讲座,呼吁大家关注小儿健康问题,及早干预治疗肾脏疾病和遗尿症。

讲座现场 许多家长认真听讲

肾脏病患儿为什么容易出现矮小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军介绍,矮小症,顾名思义就是身高比同龄孩子低,当孩子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SD或第3百分位数以下时,要考虑是矮小症的可能。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班级中身高处于后三名,或者每年生长高度少于5cm,需要警惕存在着生长发育障碍。

如果细心留意肾脏病儿童,会发现其身高往往比同龄的孩子更矮小。张军表示,从疾病本身来讲,肾病儿童尿液中除了丢失白蛋白,还有生长激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等氨基酸、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甲状腺激素等多种物质。

除了疾病本身,激素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长期的激素使用,会改变儿童正常的生长曲线,导致性激素作用缺陷、钙磷失衡以及激素直接作用于生长板,减少软骨增殖。其中,软骨增殖是身高发育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糖皮质激素是国内国外指南推荐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线药物,其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能减少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备受青睐。不过,研究发现,大剂量使用激素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生长迟缓,身高增长受损,甚至有30%身高严重不达标的孩子达到了矮小的诊断标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张军

“至于矮小的程度,取决于肾病的发病年龄、肾病严重程度和激素使用时间。年龄越小,病情反复、对激素依赖性高,使用激素时间越长的患儿,身高更容易出现矮小。”

张军提醒,如果发现肾病儿童有生长发育迟缓的表现,需要及时治疗。在去除营养、睡眠、运动,心情和其他疾病方面导致矮小的诱因后,可以达到30%的治疗效果;其次,在服药时要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减量或停用,必要时可配合二线药物治疗;另外,在停用激素后,生长追赶不明显或异常矮小时,可以加用生长激素来帮助长高。

遗尿就诊率仅有20% 规范治疗可痊愈

小儿尿床,在大多数家长眼中都是正常的现象,有些大人常以“长大了就会好”为理由对此置之不理。殊不知,小儿尿床可能在无形中导致儿童自卑、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甚至隐藏着反复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医师容丽萍指出,大于5岁的儿童基本具有控尿、排尿的能力,当孩子超过5岁,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可考虑为儿童遗尿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医师 容丽萍

儿童遗尿很常见,但就诊率低,据2017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5岁儿童遗尿发病率在15.2%,其中,这部分人群的就诊率仅有20%。虽然5岁以后每年自发缓解率约有15%,但在成年后仍有2%的人有持续尿床的情况。这意味着依然有很多人在承受着尿床的困扰。

遗尿并不可怕,容丽萍表示,只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规范治疗,大部分人可以得到痊愈。目前治疗遗尿症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遗尿报警器、膀胱训练和中医药治疗等。

1、药物治疗:“去氨加压素”起效快,副作用小,帮助肾脏恢复正常的夜尿量,可以连续用药直到尿床症状缓解。

2、遗尿报警器:识别膀胱充盈并发出信号,利用警铃报警叫醒孩子排尽余尿,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孩子最终能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

3、膀胱功能训练:鼓励孩子在白天多喝水,增加膀胱存储尿液的功能;让孩子间断性排尿,增强膀胱括约肌的功能。

容丽萍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保证患儿作息规律,养成白天正常饮水,日间规律排尿的良好习惯,在睡前2小时不再饮水,也可以在患儿经常尿床的时间点前半小时环唤醒排尿。


讲座结束后 家长向医生咨询病情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麦琼璇 通讯员:梁嘉韵)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