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安眠药为何难安眠
在现代化生活所带来的社会节奏加快及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有33%的人患有失眠,在欧洲4%~22%的人受到失眠的严重影响,而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也高达10%~20%。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对失眠采取的对策有:60%无措施,33.4%服催眠药,看医师22.3%,服中药14.5%,饮酒13.1%。
服用催眠药的个体中,医师处方49.5%、亲朋推荐23.2%,其他途经27.3%。以上数据显示,我国普通人群对失眠采取的措施大部分不正确。
理想的催眠药物应具有:迅速诱导入睡,不妨碍自然睡眠结构,白天无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无成瘾性和宿醉反应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选择性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及扎来普隆等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类)相比,这类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在镇静催眠同时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痉挛等作用,长期服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及白天残留作用,不影响正常的睡眠结构,对精神运动与认识功能无损害,不易引起反跳性失眠。所以,失眠的治疗应在病因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上,首选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
有2/3的失眠患者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但是,任何一种催眠药长期每夜服用(>4周)均会明显增加药物依赖、产生耐受性的风险,在突然停药时还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失眠。
由于72%的失眠者其失眠并非每晚发生,所以,并不需要每晚服药。
目前所提倡的催眠药使用原则是按需治疗:即根据失眠的模式和特点,而提出的一种灵活的、非连续用药方法。
建议夜间上床30分钟不能人睡、正常起床前五小时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时,次日有重要工作或事情时使用;次日为周末时不要服药。
对于严重失眠者,可两种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交替使用。
按需服药可避免慢性失眠患者在他们可自行人睡时服用不必要的药物,既减少药物剂量,又可避免由于每日长期用药带来的药物依赖性、耐受性和成瘾性,为慢性失眠人群提供了长期治疗的可能。(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沈扬)
(责任编辑:杨金梅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睡眠也有黄金时间段,如何科学规划作息表
2024-09-10老人睡不着怎么办
2024-09-06怎么治顽固失眠?教你如何一觉睡到天亮
2024-08-21怎么解决吃减肥药失眠
2024-08-19治疗失眠的药物都有哪些
2024-08-15老年人失眠怎么治:成因、非药物疗法与综合调理
2024-08-02调理失眠多梦,这些方法值得一试
2024-07-21缺钙会引起失眠吗?揭秘缺钙对睡眠的潜在影响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