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陈丽娜 整理报道
继8月3日在京召开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座谈会后,8 月 13 日,国家医保局于上海召开联合采购办公室会议,讨论集中采购的操作细则。两次药品集中采购会议相隔不过10日,集中采购主要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入手,以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 60%~70% 估算采购总量。(中金网)
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求仿制药需在质量与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甚至在临床上可替代原研药,这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同时也可提升我国的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当仿制药达到了这个水平,也是为国家,为百姓谋福祉。
而今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有望通过以价换量,成为集中采购的最大受益者,也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有更好的出口。
除了采购优待政策,刚刚过去的8月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省市级相关政策迭出,记者进行整理报道。
有压力,“过三不候”新动态
8月10日,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发布公告称,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对于已有3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暂停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的网上采购资格,也不接受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动态增补报名申请,并公布了暂停网上采购资格的产品。在此前,对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过三不候”还只停留在国家政策层面上,随着江西省发文,这个趋势俨然成为事实而不是猜测。
紧接着,8月22日,浙江省卫计委发布关于浙江省医改办公开征求《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实施意见》,同样提出,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在线交易产品原则上暂停交易资格。
8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省级对省内企业在全国前3位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给予适当奖励,各市(州)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激励。至于“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这一点,并未提及。
有动力,省级财政政策在支持
在对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给予奖励方面,今年以来,安徽、广州、宁夏、北京、河南、重庆、贵州、江西、海南等省市都有动作。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川省,8月9日,山东省财政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山东省省级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对山东省药品生产企业研制的同品种全国前三位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给予一次性补助200万元。在省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可根据地方财力状况,对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给予适当补助。自今年9月1日起实施。
8月10日,福建省科技厅下发通知,2018年度全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资金补助有关申报工作启动。根据通知,在2018年9月1日以前,省内注册的药品生产企业(不含厦门)对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已批准上市的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按评价成本10%比例、最高不超过50万元予以一次性补助。
须注意,申报单位申报截止时间为2018年9月15日,推荐单位推荐截止时间为2018年9月30日。申报单位下载并填写《福建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资金补助申请表》,并提供相关附件材料。推荐单位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查核实后逐级签章。推荐单位将申请表及相关附件纸质材料,推荐函寄送省科技厅社发处。
然而,不管哪些省份将会贴出一致性评价的“过三不候“的告示,也不管各个省市对通过评价的品种悬出多大的奖,加紧脚步规范操作,进入前三都是首要任务。本栏目2018年8月10日(总第344期)报道,已有2家企业生产的头孢呋辛酯片通过一致性评价(首个通过的是国药致君生产的达力新片),相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第三家获批头孢呋辛酯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已经诞生,又一个品种实现满员。可见,留给药企的时间不多了。
(原文首发于《医师在线》杂志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