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听说过“补钙过多会导致肾结石”这么回事儿,也因此对于补钙产生了担忧,甚至拒绝补钙。那么补钙是不是真的这么容易导致肾结石的出现呢?为了避免肾结石选择不补钙真的有道理吗?
补钙不会影响肾结石
结石,即由某些因素造成尿中钙、草酸、尿酸、半胱氨酸和磷酸盐等物质的绝对排泄量过多,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继而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而形成。
肾结石的成分十分复杂,绝大部分(70%~80%)是由草酸钙组成的,尿液中草酸和钙的浓度比对结石形成非常重要。正常尿液中钙与草酸浓度比为5:1,而形成草酸钙结晶的尿液两者浓度比为1:1,也就是说尿中草酸浓度增加对于形成草酸钙结石的影响比尿钙增加的影响大5倍。研究证实,尿草酸盐比尿钙引起肾结石更为严重,补钙可以减少尿草酸盐浓度,提高尿钙/尿草酸盐的比例,可以预防草酸钙性肾结石。
还有很多研究显示,补钙后,尿钙盐结晶及肾结石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也未发现观察对象有肾脏或其他组织器官钙化的迹象。草酸盐存在于各种食物中,能与钙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结晶。低钙饮食会使多余的草酸盐进入血液,形成结晶,导致肾结石的发生。补钙治疗过程中肠道内多余未吸收的钙与食物中的草酸成分结合形成不吸收的草酸钙,从而减少了肠源性草酸的吸收。这恰恰可以解释为何补钙治疗后尿钙浓度升高,而尿钙盐结石发生率并无增加的原因。
补钙不妨多喝牛奶
很多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牛奶是小孩子才需要喝的,上了年纪的人并不需要,家里买来的牛奶都是只给孩子喝,这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对于老人来说,喝牛奶也应该成为每天必修的功课,其中,酸奶中的钙更易于吸收,可以延缓骨骼衰老。
对老人而言,牛奶中的钙是比较容易吸收的,它可以延缓骨骼的衰老。此外,它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和核黄素,在强化奶中,还含有可以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一般建议,老人每天饮食中有1/8应为牛奶和奶制品,最好能保证400毫升的牛奶、酸奶摄入量,底线则是250毫升,奶酪则是浓缩的奶精华,一般来说,10克奶酪可以折算成35毫升牛奶。此外,还可以补充一些钙剂,但要注意与牛奶分开服用。特别推荐
百佳利牌葡萄糖酸钙,它可溶性好,无需胃酸活化即可吸收,无胃胀气等不适反应,可预防钙结石。因此,葡萄糖酸钙适用于胃酸分泌减少的老人及胃肠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