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类型 > 糖尿病并发症 > 糖尿病足 > 正文

预防糖尿病足每天要查鞋 患者护足两步四注意

2014-06-09 10:29:54      家庭医生在线

美国糖尿病协会曾统计发现,约1/5糖尿病患者因双脚出问题而住院接受治疗,很多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截肢。可以说,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直接反映着血糖及足部护理的水平。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糖尿病患者截肢率下降了65%。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尼尔卡·里奥斯·伯罗斯博士介绍,一旦下肢血管循环受损,足部受影响最大。而且,患者如果不小心,哪怕足部有一个很小的伤口,也非常容易导致感染,肌肉发黑、坏死,甚至要截肢。而“国家糖尿病教育项目”为糖尿病患者以及内分泌科医生提出了全面的指导和要求,最大程度上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其主要的措施如下:洗脚,注意足部的清洁可以预防感染;选鞋,鞋子的前脚掌不宜太紧,鞋号要比脚的实际长度大半号,鞋的宽度要适宜,脚部最宽部位要与鞋的最宽部位吻合,脚趾前端也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还要确保鞋子的内层材料柔软,不挤脚。最好选择系鞋带的鞋,可以随时根据脚部肿胀情况调整鞋的松紧和大小。

“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而下肢神经的病变使血管的运动能力减弱,局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即使是很微小的创伤,如鞋对脚部的挤压、袜子缝线对脚的磨擦或鸡眼都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导致感染。”专家介绍说,糖友们在每次穿鞋前还应该养成检查鞋子的习惯。1。仔细查看鞋内有无石子、沙砾等异物,尤其从郊外等地回来,鞋子容易携带沙砾,一定要仔细磕打倾倒,把最小的颗粒也清除,以免磨损双脚;2。经常检查鞋子的粗边、缝线、裂痕,因为粗糙的接缝会对脚摩擦引发足溃疡,应及时修补平整,或者换一双新鞋;3。最好有2—3双鞋替换着穿,试穿新鞋时尤其要注意。

患者护足两步四注意

第一步 糖尿病足自我检查四注意

1、用棉花捻成尖端状, 轻轻划过脚背及脚底皮肤,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

2、用冷凉的金属体触碰脚部皮肤,检查脚部皮肤是否感觉到冷凉,用37℃至37、5℃的温水浸泡双脚,是否感觉到温热,如果没有感觉,表示双脚已有明显的温度感觉减退或缺失。

3、用大头针(或缝衣针)钝的一端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感觉,如感觉差表示触觉减退。

4、用手指轻触脚背靠近脚踝处皮肤,寻找有无脚背动脉搏动及搏动的强弱,可与正常人脚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比较。如摸不到或脉搏很细弱,表示脚背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提示在脚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梗阻。

第二步 患糖尿病足之后,生活中的四项注意

1、每次穿鞋前,一定要注意仔细检查鞋子内有无坚硬异物,以免磨损脚部皮肤导致受伤。

2、每晚用40℃至45℃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洗脚后用干燥的纯棉毛巾擦干全脚,以保持脚部的清洁与血液流通,避免使用电热毯、热水袋,也不要洗桑拿浴、烤火炉、泡热水澡。

3、日常生活中要穿吸汗性较好的棉袜及宽松舒适的鞋子,不要赤脚走路,以免受到意外伤害,同时要切记不要做爬山、跑步等剧烈运动。

4、剪趾甲时,不可剪得太深,以免损伤皮肤,造成甲沟感染。

糖尿病足防感染有八个注意

1、伤口部位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微循环;

2、伤口必须保持干净,不能有污染;

3、伤口坏死的组织必须被清除或减少到最低限度,去除所有影响上皮组织从溃疡边缘生长的物理阻碍因素,清除胼胝,减轻足底压力;

4、伤口必须没有感染;

5、如有皮肤病必须被控制或治愈;

6、对伤口的摩擦、或直接挤压必须控制到最低;

7、伤口的外部环境不能过于干燥和潮湿;

8、患者的营养、代谢和药物必须保持稳定。

(责任编辑:付子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