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掉以轻心 哪些检查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得了糖尿病并不是只有控糖等一个大叔,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不可掉以轻心。据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糖尿病患者患并发症的几率达46%以上,这个数据足以触目惊心,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做哪些检查可以提前预防这些糖尿病并发症呢?
糖尿病四大并发症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为心血管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为10%以上;糖尿病患者95%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原因之一;糖尿病足部神经病与血流量减少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造成截肢占非外伤性截肢的85%以上。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刻不容缓。
1、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大多伴有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因此极易患心脑血管病。事实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性心脏病通常是指糖尿病人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以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
2、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病症。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常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3、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包括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周围神经病变又分为多发神经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病变可单侧,可双侧,可对称,可不对称。突出表现为双下肢麻木、胀痛、伴有针刺样、烧灼样异常感,很难忍受。有的患者可出现自发性疼痛、闪电样痛或刀割样痛。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做哪些检查?
1、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能弥补血糖只反映瞬时血糖的不足,是了解血糖水平必不可少的项目。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水平,血糖即便达标每年也至少应检查两次,血糖控制不好的或者改变治疗方式时则每3个月就应该检查1次。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值介于4%~6、2%时,表示血糖控制理想;6、2%~6、9%表示一般;超过7%就必须调整当前的治疗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不需要空腹,患者可直接去医院接受检查。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换了医生或是医生换了实验室,患者要及时告知医生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
2、眼底病变检查
主要排查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每年均应检查1次,尽量在早期排查眼部疾病。
视网膜的病变分为六期,四期之后进入治疗困难期。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能出现病变,如角膜异常、虹膜新生血管、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病率较高,99%的1型糖尿病和60%的2型糖尿病,病程在20年以上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3、肾病并发症筛查
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检查与干预。糖尿病肾病共分期,期是肾小球高滤过期,这个时期患者微量白蛋白呈阴性,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期为间断微量白蛋白期,这个时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期为持续微量白蛋白期,据一组长期随诊的结果,此期的发病率为16%,多发生在病程大于5年的糖尿病人,并随病程而上升。期为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出现。期为肾功能衰竭期。
有糖尿病家族史、多胎妊娠、肥胖及高血压等人群特别要重视微量白蛋白检查,若能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糖尿病肾病是可以逆转的。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期几乎无异样感觉,容易被忽略而错过最佳逆转期。
4、下肢血管神经检测试验
尼龙丝刺激正常人脚指头的趾腹,会有刺痛感,而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失常,分辨不出刺激的是哪个趾头。如果出现不能分辨刺痛,应考虑出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可能。
医院常用10克的尼龙丝来排查神经病变,检查前要保持脚部干净。这项试验操作简单,反馈效果明显,患者也可在家用钝一点的牙签等自行测试,如感觉不到疼痛,应考虑出现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可能。
5、心电图
这项检查用来早期排查冠心病、心急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有时还需要患者做平板运动试验来确定是否潜藏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神经病变,其感觉比普通人差,一般人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会有疼痛难忍的症状,然而糖尿病患者却相反,出现无痛性、无痛感病症,不能及时察觉,十分危险。
检查前不要做剧烈运动,注意情绪不要激动,平稳呼吸,休息10分钟再作。
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多注意并发症,配合医生建议积极治疗。
(责任编辑:张琴琴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甲减患者适宜多碘还是少碘
2024-10-25甲减病会不会导致肌肉酸痛、浑身乏力?
2024-10-25亚临床甲减会发展为甲减吗
2024-10-25甲减病会一直发胖吗
2024-10-25做甲状腺检查时需要空腹吗
2024-10-25甲亢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2024-10-25甲亢会不会导致腹泻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胶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4-10-24
热门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与生活调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吗
2024-10-24糖尿病I型与二型: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足病早期信号
2024-10-24糖尿病ICD10编码全解析及应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肿了怎么办才能消肿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