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误区 > 正文

生活富裕才会得糖尿病 你还陷在这些误区里吗

2014-12-09 09:56:35      家庭医生在线

只有家庭富裕的人才会得糖尿病这种“富贵病”,只要少吃糖或者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瘦子不会得糖尿病……你还陷在这些误区里,没有正确认识糖尿病吗?

糖尿病的认识误区

1、条件好的人才会得糖尿病

一般人认为糖尿病是“富贵病”,只有生活富裕的人才会患病。其实糖尿病是一种与家族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多因素疾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曾分娩巨大儿的妇女及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暴饮暴食、不常活动的都有可能患糖尿病。

2、消瘦者不会得糖尿病

虽然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为肥胖者,但1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老年人及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可为消瘦者。

3、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伴胰岛素抵抗,与摄入糖类无必然关系。摄入糖类会使“血糖”升高,同样高热量的含脂食品也会引起血糖升高。

4、尿糖阴性就不是糖尿病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可靠标准。尿糖与肾糖阈有关,并且受某些食物及药物的影响。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尿糖阳性也不能确诊为糖尿病。

5、空腹血糖正常排除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但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异常,甚至会出现下餐前的低血糖。因此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及有血糖异常的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诊断或排除。

对于糖尿病来说,最重要的控糖知识,也有很多人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误区见解。

误区一 打完胰岛素后去抽血化验 有些患者为了不耽误治疗,在家打完胰岛素后就去医院抽血化验。要提醒的是,由于去医院抽血这个过程在时间上很难控制,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势必要推迟进餐的时间,这样可能诱发低血糖。

误区二 为了化验而停用降糖药 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的控制情况,因此,化验血糖前千万不要擅自停药,也不要刻意节食,这样不仅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反而有可能造成血糖波动而加重病情。

误区三 只检查空腹血糖就行了 糖尿病的诊断不仅要看空腹血糖,更要看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事实上,一天之中的血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餐后状态(指进餐4-6小时以内),且研究证实,餐后高血糖的危害比空腹高血糖更大。

误区四 没吃早餐就是空腹血糖 没吃早餐并不代表空腹,严格来讲,只有至少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才能算空腹。但是,这个禁食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下,也可能因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而影响结果。

误区五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吃完饭后2小时的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指患者从吃第一口饭时算起后的2小时,而不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的。正常情况下,餐后0.5-1小时血糖升至最高,餐后2小时血糖应回落至餐前水平。

很多人在糖尿病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只有避开这些误区,才能做到科学有效地降糖。

(责任编辑:张琴琴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