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新知 > 正文

专家提醒:八成糖尿病人须启动他汀治疗防“动粥”

2015-05-22 07:45:34      家庭医生在线

糖尿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下称“动粥),糖尿病患者要主动了解动粥疾病特有的危险因素,识别自身的血管健康风险。尤其对高危人群,要及早实施干预,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两手抓,避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多数糖友不知自己是“动粥”高危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在我国,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而与严峻的发病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已是动粥疾病高危人群,疾病防控理念薄弱。

专家介绍说,糖尿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本病变形式是粥样斑块,而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坏胆固醇”。当高血糖这个“先头部队”破坏了血管内皮保护层,血管壁等于“城门洞开”,血液中过多的“坏胆固醇”就会透过被破坏的血管内皮,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最终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危及生命。

双管齐下管控动粥风险

如何防控动粥疾病呢?专家建议区分高风险、存在风险人群,根据个体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危险分层制定干预措施。

首先,要积极检查血管健康。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其次,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人患者来说,更要切实管理、控制胆固醇,以便控制动粥疾病的进程,专家提出糖尿病患者要关注的“三大纪律”包括:

一、必须使用他汀类药降“坏胆固醇”: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伴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人,应该使用他汀类药降低胆固醇,按照这个标准,大约80%的糖尿病人必须启动他汀治疗;

二、必须使“坏胆固醇”降至合理的目标:糖尿病未得冠心病时,LDL-C需降至低于2.6mmol/L,因为降至这一水平时,不会形成新的斑块;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有斑块形成时,LDL-C必须降至1.8mmol/L以下,因为降至这一数值时可以缩小斑块体积,从而打破高LDL-C→斑块增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恶性循环,避免心血管事件;

三、必须长期使用他汀类药,不可在血脂达标后随意停药:由于人体内约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行合成,LDL-C升高绝大多数都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所以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或者减肥控制血糖都无济于事,必须使用他汀类药才能降低LDL-C。控制达标后,一旦停药,LDL-C又会升高,血管的损坏将重新开始,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

相关链接: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知多少?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也较快。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与糖尿病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异常在糖尿病(主要是2型)人群中的发生率均高于相应的非搪尿病人群。大血管病变不论是糖尿病患者或是非糖尿病患者都可发生,但糖尿病患者对主动脉和髂动脉相对影响小,往往以四肢动脉受累为主。这就为治疗带来了进一步的困难。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大中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中层钙化,内膜纤维增生,致使管腔狭窄,因而其本质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在病理上很难与非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相区别,但在临床发病和流行病学上与非糖尿病患者有区别。临床上观察到大血管病变常在糖尿病史10~15年时出现症状。流行病学中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1倍,发病年龄较小,病变进展快,要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平均提前10年。糖尿病性大中动脉病变与无糖尿病患者相类似,主要病理变化为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和纤维化;动脉中层变性、纤维化和钙化。动脉粥样硬化可发生在大动脉如胸腹主动脉、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中等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最常波及的是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和胫后动脉,其次是肱动脉和桡动脉。动脉分叉开口处病变最为严重,如颈内、颈外动脉分叉处,主动脉弓各动脉分叉处,腹主动脉于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下肢动脉各分叉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血流在分叉处形成漩涡,冲击而使内皮损伤,该处是引起病理改变的开始部位。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绝大部分发生在下肢,其原因可能是下肢动脉粗长,承受血液压力大,内膜损伤机会多。下肢动脉三个易发部位是:主髂动脉、股腘动脉和小腿胫腓动脉,其中又以股腘动脉发生率最高,这与大腿内收肌管周围肌肉反复收缩机械性损伤有关。病变特点为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常呈节段性,局限于动脉分叉处,累及一例或双侧下肢动脉,上肢很少累及。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