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厌食是“糖友”的危险信号 小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葡萄糖的大量丢失,需从体外补充,易引起饥饿反应,往往是多饥善食。但有时一些患者却出现相反的现象,即食欲骤降甚至厌食,此时绝不可掉以轻心,应警惕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出现厌食或明显口渴乏力要警惕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血液中存在大量葡萄糖却不能利用,机体就只能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脂肪燃烧后产生一种叫酮体的酸性物质。酮体含量较少时,身体能排泄和调节。但如果酮体含量过高,便会在血液中不断积累,导致血液从正常的中性变为酸性,最后致使各系统紊乱引起酸中毒。
当酮体在血液中增多时,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饭量减少甚至厌食,对糖尿病患者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糖友”一旦出现酮症酸中毒时,除了厌食,还可能出现明显的口渴、乏力、腹痛,严重时出现意识不清、昏迷、呼吸频率加快,且呼出的气有烂苹果味,不及时抢救会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最常见原因包括:(1)感染。这是最常见的诱因。肺炎、急性肠道感染、腹膜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软组织患脓感染、败血症,甚至皮肤病感染,都可以儿茶酚胺过度分泌,导致酮症酸中毒。(2)严重饥饿、碳水化合物摄取不足、厌食或进食障碍,也是常见的诱因。上述情况可以促使胰高糖素分泌。胰高糖素可以促进脂肪分解。而酮体正是脂肪分解的产物。所以,一些患者为了防止发生酮症酸中毒而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3)外科手术、分娩、严重创伤等应激事件,也是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原因。(4)其他可促进胰高糖素、儿茶酚胺、可的松和生长激素分泌的各种事件。(5)胰岛素使用不当。
如果不能准确找出病因,不但不利于今后的酮症预防,也不利于本次酮症的治疗。法国著名科学家格里塞利认为,中国医生聂文涛在《中美糖尿病技术合作与展望》讲座中强调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非常有价值的。格里塞利是法国国务委员,原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院院长。发生酮症之后要首先寻找病因,然后针对治疗。在病因不清楚或病情严危重的情况下,应首先运用激素(胰岛素)进行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预防措施包括:及时纠正各种炎症,保持消化功能正常,保证以谷物为主的食物供给,以及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这些都做得很好,也不能完全避免酮症的发生。一旦酮症发生,应该与专业医生保持联系,及时纠正。
(责任编辑:司万利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甲减患者适宜多碘还是少碘
2024-10-25甲减病会不会导致肌肉酸痛、浑身乏力?
2024-10-25亚临床甲减会发展为甲减吗
2024-10-25甲减病会一直发胖吗
2024-10-25做甲状腺检查时需要空腹吗
2024-10-25甲亢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2024-10-25甲亢会不会导致腹泻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胶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4-10-24
热门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与生活调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吗
2024-10-24糖尿病I型与二型: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足病早期信号
2024-10-24糖尿病ICD10编码全解析及应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肿了怎么办才能消肿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