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误区 > 正文

糖友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2015-08-01 06:10:16      家庭医生在线

很多糖友在降糖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血糖降得越低越好,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波动比较大,容易忽高忽低,而且低血糖的危害性要大于高血糖,下面让小编为你细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害。

糖友的血糖并非越低越好

专家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机体对低血糖的反馈调节能力,增加了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同时,低血糖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脑中风,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加剧原有的视网膜病变。新近又有研究表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会增加患痴呆症风险。

造成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类药物用量过大;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运动量过大,或是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等。“总之,血糖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而是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并在降糖同时警惕低血糖的发生。”专家强调。血糖范围如何控制才合理?她建议一般以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为宜。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2.8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糖友如何预防低血糖?

为了防止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如近期生活比较规律,未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每周最少监测血糖两次以上;如果近期调整了降糖药,则应加大测血糖的频率。夜间发生低血糖往往是非常危险的,有的甚至会因为低血糖而在睡梦中失去生命,因此要特别注意睡前及半夜2点左右的血糖。如果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发生身体不适时,也应加大血糖的监测频率,注意此时血糖是增高还是降低,适时调整降糖药的应用,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发生严重危险。同时,很多老年患者有服用保健品的习惯,有些保健品虽然没有标明但其中含有降糖药物的成分,服用后会出现低血糖。因此,服用保健品不仅要挑选正规厂家的产品,而且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服用。

专家强调说,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低血糖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尤其是老年患者较年轻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减弱,有些患者血糖已经很低了,但并没有出现低血糖反应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如果救治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时一定要及时抢救,患者家属应该懂一些低血糖的家庭处理方法。

如何使血糖平稳及减少波动呢?

首先,血糖升高与进食量及速度有关,我们做过这样的研究,一碗饭10分钟吃完,餐后血糖升得很高,若30分钟吃完,则餐后血糖则较低。另外,所进食物的质量及吸收速度也有影响,若吃粗粮或高纤维饮食,则血糖升得慢,不会太高;若吃精细主食,则吸收快,血糖升得高。故少吃、慢吃是控制血糖的基本措施。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血糖的摄取,也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每天应进行30分钟锻炼,因人而定,可散步、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或应用健身器材等。

若饮食及运动治疗仍不能达标,要考虑药物治疗,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可考虑用瑞格列奈、α-糖苷酶抑制等药物,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可考虑一天一针的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及地特胰岛素。

总之,力争血糖达标、减少血糖波动,可实现抑制氧化应激、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当然,也可加用抗氧化剂,如α-硫辛酸、褪黑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责任编辑:林银珍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