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手舞足蹈停不下来 竟是糖尿病惹的祸
据媒体报道,李奶奶今年88岁,身体一直不错,但是最近身体右侧总是不自主地运动,手舞足蹈,还爱挤眉弄眼、呲牙咧嘴。到医院一查才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况,竟然是因为糖尿病应发的并发症。
专家介绍说,李奶奶患上的这种疾病是“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高血糖是造成患者偏侧舞蹈症的罪魁祸首。这种疾病典型症状是一侧身体不自主地运动,表现为快速、不规则、失平衡、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和挤眉、弄眼、噘嘴、伸舌等面部异常表情,就像跳舞一样。多发生于70岁以上的血糖控制不好的老年糖尿病人,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可能与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高血糖代谢紊乱有关,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氟哌啶醇对症治疗。
生活规律控好血糖
定量吃饭。每次进食都会引起血糖波动。健康者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而糖尿病患者超过11.1毫摩尔/升,甚至达到翻番,这是引发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从饮食的种类、数量、间隔时间上养成一定的规律,能避免餐后血糖过高。
定点睡觉。从凌晨4时到上午9时,是人体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早晨没按时起床,一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打乱。因此,晚上最好在10点之前上床,第二天早晨6点至8点之间起床,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
定时运动。空腹运动会使血糖骤然下降,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最好养成饭后1小时运动的习惯。
定期复查。只有上述生活习惯都规律了,再加上规律用药,才能使血糖平稳,趋于正常状态。既便如此,一部分糖友还是可能出现眼底、外周神经、肾脏、心血管等处的早期并发症,因此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
切莫闯入控糖误区
误区一、认为血糖越快降下来越好
对于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血糖越快降下来越好。这是一个危险的误区。
一味追求快速降糖,容易引起低血糖风险。轻度的低血糖一般表现为饥饿、头晕、出汗、乏力,此时尽快进食饼干、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可解决问题。但严重的低血糖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梗死、脑卒中,对老年人及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如驾驶、高空作业)来说尤其危险。血糖的显著波动还会损伤血管、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因此,选择安全合适的胰岛素治疗尤为重要。
误区二、相同作用机理的药一起用
降糖药有很多种,各自都有相应的作用机理,有的药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有的药是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有的药是延缓或减少胃肠道对糖的吸收等。相同作用机理的药物一般不同时使用,可有些患者偏偏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自己乱用药,比如又用中成药消渴丸,又用西药优降糖,以为前者是中成药没关系,其实消渴丸也含有西药优降糖成分,两种药一起吃相当于药量叠加,不但不利于病情,可能会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
误区三、一个药方用上好多年不变
控制血糖必须长期坚持用药,可有些患者觉得一趟趟跑医院买药麻烦,索性让医生开了一张药方后,就一直按照这个药方自行买药吃,再也不到医院复诊或检查,自己在家也很少测血糖,这也是错误的做法。余桂芳表示,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血糖或者身体机能都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不测血糖又不就诊,结果很有可能所用药物已经失效了,或者已出现一些并发症,原来所用的药物已不适合使用了。因此,糖尿病患者起码每个月要复诊一次,如果血糖波动大的可能每周或两周复诊一次,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会考虑是否要调整用药的种类和剂量。同时,糖尿病患者怀孕后也要尽快就诊,为胎儿安全考虑,孕妇则须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注射胰岛素。
(责任编辑:林银珍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甲减患者适宜多碘还是少碘
2024-10-25甲减病会不会导致肌肉酸痛、浑身乏力?
2024-10-25亚临床甲减会发展为甲减吗
2024-10-25甲减病会一直发胖吗
2024-10-25做甲状腺检查时需要空腹吗
2024-10-25甲亢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2024-10-25甲亢会不会导致腹泻
2024-10-25番石榴降糖胶囊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4-10-24
热门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与生活调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吗
2024-10-24糖尿病I型与二型: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足病早期信号
2024-10-24糖尿病ICD10编码全解析及应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肿了怎么办才能消肿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