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友易患低血糖 降糖药选择需注意
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老年人对降糖药物特别是磺脲类降糖药物耐受性差,当合并感染、发热、进食不足情况下更易引起低血糖。低血糖反应对老年人危害极大,可加重其内科病症的情况。与非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常有低血糖发生。
老年人引起低血糖的原因
药物性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首先要考虑降血糖药物过量所引起,因老年人激素调节功能低下,在低血糖时,不能及时分泌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并常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胰岛素廊清率低,帮老年患者应用胰岛素时易致低血糖14例中有9例是胰岛素引起的,磺脲类化合物也是引起老年人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而且常常容易反复持久,难以纠正。
碳水化合物过分限制或摄入不足
药物性低血糖最常见诱因是严格的碳水化合物限制,有3例进食过少,其中2例伴有腹泻,仍继续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以致发生低血糖反应。
剧烈活动
因活动量增加,消耗葡萄糖过多糖类不足易致低血糖反应,有1例患者洗澡后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之不应,处于浅昏迷状态,立即查血糖2.1mmol/L。确定为低血糖反应。
老年糖尿病患者脑循环降低加之长期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易出现缺乏植物神经症状的慢性低血糖反应,常因有动脉硬化或已有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低血糖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血压增高,因而使心脏、脑、视网膜,肾及末梢血管代偿机能减退,使这此器官病变重,故低血糖发作时易误诊为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糖尿病患者既要重视严格控制血糖,又要积极防范低血糖的发生呢?
如何预防低血糖?
首先,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控制碳水化合物要适当,不要过分限制。合并急性胃肠炎时,应减少糖尿病药物剂量,及时查血糖、尿糖。其次,老年患者晚间加服降血糖药物时须特别慎重,因低血糖反应多在夜间或凌晨空腹时发生。最后对老年性糖尿病的治疗,应首先采取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避免使用作用强而快的口服降糖药物,如优降糖及含优降糖的合成制剂;注射胰岛素者应避免剂量过大,而且应随年龄增长适当调节用药剂量,力求达到个体化用药,即用最小适宜剂量取得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如果血糖有所波动,应对药物进行合理的调整而非增加剂量。
此外,对肝肾功能不全者的老年患者,应注意到降糖药可在体内积蓄的作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而需要β-阻滞剂时,最好先用β-阻滞剂如美多心安,不要用副作用较多的心得安,以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最后,老年性糖尿病的血糖指标可适当放宽。若为75岁以上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心、脑、肾和肝脏等重要脏器病变者,空腹血糖<8.0mmol/L或餐后血糖<12.0mmol/L。其他老年患者可控制在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0.0mmol/L。
(责任编辑:潘玮璐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甲减患者适宜多碘还是少碘
2024-10-25甲减病会不会导致肌肉酸痛、浑身乏力?
2024-10-25亚临床甲减会发展为甲减吗
2024-10-25甲减病会一直发胖吗
2024-10-25做甲状腺检查时需要空腹吗
2024-10-25甲亢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2024-10-25甲亢会不会导致腹泻
2024-10-25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怎样的一种病
2024-10-24
热门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与生活调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吗
2024-10-24糖尿病I型与二型: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足病早期信号
2024-10-24糖尿病ICD10编码全解析及应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肿了怎么办才能消肿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