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类型 > 其他糖尿病 > 正文

不想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友学习这五招可助延缓

2017-08-08 07:17:31      家庭医生在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这种病是会有并发症的。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赵益业教授此前在家庭医生在线专家答疑平台上曾明确提到,糖友平常可做这5个行为,可以帮助延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哪些危害?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他表示,本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代谢控制不良、伴发感染、严重应激、胰岛素治疗中断及饮食失调等情况。2型糖尿病如代谢控制差、伴有严重应激时亦可发生。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致死亡。在幼龄或高龄、昏迷或低血压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组织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显著升高。此时脂肪分解产生高酮血症和酮尿症伴代谢性酸中毒及明显的脱水,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若不及时救治将导致死亡。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大多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在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引起血糖急剧升高的因素,同时伴有严重失水,导致血糖显著升高(常高至33.3mm0l/L)。本综合征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严重者昏迷,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3)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主要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体液pH值降低,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4)低血糖症

临床常见的糖尿病低血糖有反应性低血糖和药物性低血糖两类。少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由于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大多发生在餐后4~5小时,尤以单纯进食碳水化合物时为著。药物性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低血糖症。胰岛素治疗不当时低血糖症常见。口服降糖药物中磺脲类药物主要刺激胰岛素分泌,故各种磺脲类药物用法不当时均可导致低血糖症。

这五个方法可助延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并发症危险因素和预警指标的监测。定期检测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预警指标,以便及时去除这些致病因子,早期发现并力争逆转并发症。

其中包括:

1:血压、体重、腰围,足背动脉搏动和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肢体末端痛、温、触觉,眼底检查,心电图和大血管超声,肌电图等;

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等;

3:尿微量白蛋白或微量转铁蛋白排泄率。

(2)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控制体重、锻炼、低盐和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量饮酒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证实,低热量、低脂肪、较高纤维的饮食可延缓血糖的吸收。减轻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定期和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3)控制体重,消除胰岛素抵抗作用。胰岛素抵抗也就是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共同土壤。 通过增加体力活动、注意膳食平衡的干预措施,降低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糖尿病血管病变。

(4)控制血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事件危险性高4倍。有研究证实,控制血压比控制血糖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更有益。2003年美国有研究报告建议糖尿病患者降血压治疗应达到的目标为130/80mmHg。但对有脑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可根据患者的脑供血状况适当上调。降血压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心率、心肝肾功能、患者的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

(5)调整血脂。血脂紊乱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脂紊乱表现为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调整血脂就是要把高的有害脂质即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至理想水平,把低的有益脂质即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到正常的水平。临床研究证明,长期有目的地进行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调整血脂治疗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赵益业
擅长疾病:
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血管疾病;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等内科... [详细]

(责任编辑:徐颖欣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