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症状 > 正文

糖尿病可分4大类 这样做才能预防

2017-11-08 07:30:43      家庭医生在线

糖尿病是一种缓慢病,如病况长时间得不到操控医治。可致使多种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因此糖尿病的前期发现和医治尤为重要。很多人都不明白糖尿病的前期体现,因此没有及时诊治,使得病况恶化。那么,糖尿病前期的体现有哪些?

糖尿病可分为四大类

糖尿病按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糖尿病(平常所谈论的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一般在临床中,都采用WHO的糖尿病病因学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法。分类法建议主要将糖尿病分为4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1、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Ⅰ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Ⅰ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Ⅱ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的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Ⅰ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以前对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叫法,由于这种叫法常常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误解,现已被国际和国内的糖尿病界弃之不用。

3、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4、其它类型糖尿病

其它类型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这些糖尿病相对来说比较少见。

糖尿病经典四症状你了解吗?

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病,是以继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特征的一种缓慢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体内胰岛素排泄短少或因为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构成的胰岛素相对缺少的状况。患有糖尿病后要及时去医院查看医治,避免导致其他并发症。 糖尿病的前期体现介绍如下:

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能够小便1次,有的患者乃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患者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彻底被肾小管重吸收,致使构成渗透性利尿,呈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多饮:因为多尿,水分丢掉过多,发作细胞内脱水,影响口渴中枢,呈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弥补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构成正比联系。

多食:因为很多尿糖丢掉,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况,能量缺少需求弥补导致胃口亢进,食量添加。一起又因高血糖影响胰岛素排泄,因此患者易发生饥饿感,胃口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受,乃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显着增多,还不能满意胃口。

消瘦:因为胰岛素缺少,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化加速来弥补能量和热量。其成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很多耗费,再加上水分的丢掉,患者体重减轻、形体消瘦。

如何预防糖尿病?

首先先糖尿病是由于营养过于丰盛引起的,由于年轻人饮食习惯的不规律所以患糖尿病的概率越来越大,所以预防糖尿病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还有平时应该少吃盐和油炸类的食物,这样的饮食是最不卫生的,如果有时间尽量不要吃快餐,因为快餐含油量太大而且不利于消化所以不利于生活的健康,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还有就是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要太大,应该尽量让自己放轻松,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就可以更好地对抗疾病。选择有机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每天吃3~5中不同的蔬菜。注重高纤、低饱和脂肪、无转化脂肪、低精炼碳水化合物和全谷物。

最后,要定期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是早期发现青少年人群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进行一些血糖的检测,除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同时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并对伴有代谢异常者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防止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责任编辑:庄闲婷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