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烂脚通常先从哪里开始烂?
糖尿病烂脚通常先从足部的末端开始,如脚趾、脚跟、足底等部位,此外,足背、足趾间也较为常见。
1. 脚趾:脚趾处于肢体末端,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血管病变,使脚趾的血液供应减少。同时,神经病变也会使脚趾的感觉减退,容易受到外伤、摩擦等伤害,一旦受伤,伤口不易愈合,进而引发感染,导致溃烂。例如,患者可能因修剪指甲不当损伤脚趾皮肤,引发感染,逐渐发展为烂脚。
2. 脚跟:脚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位,在行走过程中承受较大压力。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弹性和韧性下降,脚跟部位的皮肤容易出现干裂。而且,脚跟的血液循环相对缓慢,当出现干裂后,细菌容易侵入,引发炎症,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为溃烂。比如,一些患者在冬季,脚跟皮肤干燥,出现裂口后未重视,最终导致烂脚。
3. 足底:足底经常与鞋子摩擦,容易产生胼胝(老茧)。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压力和疼痛的感知减弱,不能及时察觉足底的异常压力。胼胝下容易形成溃疡,一旦溃疡形成,由于足底血液循环较差,且持续受到压力,溃疡很难愈合,容易发展为烂脚。例如,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会使足底局部压力增大,增加烂脚的风险。
4. 足背:足背皮肤相对较薄,且皮下组织较少。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病变时,足背的血液供应也会受到影响。同时,足背容易受到外界碰撞、擦伤等伤害,受伤后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伤口容易感染,进而导致溃烂。比如,患者在行走时不小心撞到硬物,损伤足背皮肤,就可能引发感染。
5. 足趾间:足趾间环境相对潮湿、温暖,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糖尿病患者由于汗液分泌异常,足趾间更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引发感染。而且,足趾间皮肤相互摩擦,容易出现破损,一旦感染,就可能导致溃烂。例如,患者不注意足部卫生,足趾间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容易引发真菌感染,进而发展为烂脚。
糖尿病烂脚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先从足部的末端开始,如脚趾、脚跟、足底、足背、足趾间等部位。这些部位由于血液循环、压力、皮肤状况等因素,更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足部护理,定期检查足部,控制好血糖,一旦发现足部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空腹血糖高应如何应对
2024-12-09吃哪些药能促进卵泡良好发育
2024-12-0912 岁孩子的标准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2024-12-09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如何应对
2024-12-09汪氏蜂胶、知蜂堂蜂胶、沂山康宝蜂胶对
2024-12-096 个月小孩能否服用葡萄糖酸钙?
2024-12-09甲功检查的含义是什么
2024-12-09尿酸偏高有哪些治疗方法及就诊科室
2024-12-09
热门文章
胰岛素有哪些副作用?
2025-02-23血糖高到什么数值可判定为糖尿病?
2025-02-23格列美脲片应该在什么时候吃?
2025-02-23糖尿病的确诊方法有哪些?
2025-02-23尿味重的原因有哪些
2025-02-23葡萄糖达到多高的水平可诊断为糖尿病?
2025-02-23双胍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2025-02-232型糖尿病一定会有并发症吗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