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治疗 > 糖尿病案例分享 > 正文

见过“鬼”才怕糖尿病的“黑”

2012-08-23 01:18:09    作者:陈宏  家庭医生在线

  糖尿病还没发展到严重并发症时,一切风平浪静,但这正是其面目狰狞之处。我们千万不要像下文的庄先生一样——

  人在江湖,难守“清规戒律”

  人到中年,庄先生可算是个成功人士,经营着一间效益不错的贸易公司。经过多年的打拼,生意场上钩心斗角、觥筹交错间,身体也随着事业的发展日见发福。两年前一次体检意外发现血糖增高,当时着实让他紧张了一阵,也痛下决心,“戒烟、戒酒、戒甜腻”,好好治疗。但身体毕竟没有很明显的不适感觉,何况“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工作忙、压力大,各种各样的应酬是免不了的。“戒律”破了几次,时间一长,当初的紧张和决心也就渐渐淡了。吃喝渐渐放开,吃药却随意得很,记得就吃,不记得拉倒,血糖更是懒得去测。

  那天晚上,宴请一位重要的客户。这位客户嗜好杯中之物是出了名的,当然要尽兴了。庄先生只好舍命陪君子,“鏖战”四五个小时下来,已经不知喝了多少,庄先生越来越觉得难受,厕所上了一次又一次,又是呕吐又是小便,神志也开始恍恍惚惚,冷不防就摔倒在地上。大家以为他喝醉了,急忙把他送到医院。

  大难不死,病起高渗性昏迷

  急诊医师立即快速简洁地询问了病史,并进行了仔细的体检,发现庄先生已处于昏迷状态,血压偏低,皮肤黏膜干燥,有严重脱水的表现。医生马上安排了各项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血糖高达45毫摩尔/升(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血钠150毫摩尔/升(正常值为135~145毫摩尔/升),血渗透压370毫渗透摩尔/升(正常值为275~305毫渗透摩尔/升),尿糖(++++),酮体阴性。医生作出了初步诊断: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庄先生终于苏醒过来。

  几天后,大病初愈的庄先生还有些后怕,他对医生说,这一次终于领教了糖尿病的“厉害”。他问医生:“医生,我平时自己感觉挺好的,怎么病情突然会这么严重呢?”

  医生告诉他:“老庄呀,你还记得那天晚上喝了多少酒吗?何况你还是个糖尿病病人。你平时治疗就不规范,血糖控制可以想见也好不了。再加上这样暴饮暴食,怎会不危险呢?”

  这次昏迷,差点被醉态误导

  “这种昏迷是怎么来的?”庄先生问。

  “很遗憾,这种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医学家们到现在也没完全弄清楚。发病之初,病人往往多尿而导致失水,随着病情发展,失水越来越严重,到了晚期,尿量明显减少,出现休克、血液浓缩、血钠增高,继而脑细胞脱水,表现为非常突出的神经精神症状,比如反应迟钝、嗜睡、幻觉、震颤、癫痫样抽搐,乃至昏迷。”庄先生听着,眼睛睁得越来越大。

  医生顿了顿,接着说:“这种病一般起病缓慢,不像你这次发作急骤,经常被各种诱发疾病的症状掩盖,所以常常会误诊或漏诊。这种病若延误治疗,心衰、肾衰、脑水肿等并发症很多,病死率相当高,因此特别强调要早发现,早治疗。像你这次,如果仅仅被当做醉酒,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好在我们考虑到你是糖尿病病人,及时做了检查,诊断正确,治疗才有效。”

  吃一堑长一智,稳住血糖是关键

  庄先生似有所悟,问道:“那我平时该怎样预防呢?”

  “说来也简单,就是要认真控制糖尿病。尤其在身体出现一些特殊症状时,提高警惕,就能预防这种病的发生。对了,有一点要记住,每次去看病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糖尿病病史告诉医生。

  “老庄,讲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改变观念最重要。首先要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再次要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和决心。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监测血糖、坚持合理用药。你想想,赢了生意,输了身体,贪了一时的方便和快乐,赔了一生的健康,值得吗?”

  “这次大难不死,见了‘鬼’当然怕‘黑’啦。”庄先生慨叹地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