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新知 > 正文

关于胰岛素的治疗知识

2012-12-24 01:51:40    作者:凌丽屏  家庭医生在线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但使用胰岛素注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同时还需要配合饮食运动的平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定时定量

  注射胰岛素需要确定吃饭时间,这样就需要就餐时间相对固定,以免延误胰岛素发挥作用,或者避免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因没有进食而造成低血糖反应。

  少量多餐

  体外补充的胰岛素量不能根据血糖而调节,既不会因血糖下降而减少,也不会因血糖上升而增加,如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帮助调节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一般饮食安排按早、中、晚三餐即可。有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饥饿或出现低血糖,而在一次正餐的时间又不能吃太多,可以在两餐中间或睡前安排1-2次加餐。加餐的食物宜选择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点心。此外,通过均衡饮食可以达到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要求,减轻胰岛的负荷,预防并发症。

  随时加餐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外出时需要随身携带一些食品,如葡萄糖片、饼干、糕点,在发生心慌、饥饿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进食。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等甜味剂或代糖食品对缓解低血糖反应没有作用。

  胰岛素在其应用的道路上,至今还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就像一只只“拦路虎”,令许多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尚未开始应用的患者朋友们闻风而胆寒,令已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朋友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一、水肿

  患者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后4~6日可能发生水肿,多见于面部,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在四肢等部位,这大概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这种水肿大多并不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会在一个月内渐渐自行消退。

  二、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引起过敏反应者并不多见,这种反应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杂质蛋白、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免疫功能强弱有较大关系,症状大致上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局部过敏反应一般在注射后2~12小时发生,为注射部位局部出现的红肿、瘙痒、水疱、硬结等,一般持续2小时后逐渐消退。为了预防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应注意经常变换注射部位,注射胰岛素时进针稍深一点,达到皮下组织。全身过敏反应可表现为面部和口腔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重者可发生休克,一般发生在停用胰岛素数月后又恢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对这类患者可采用脱敏疗法。

  三、脂肪垫

  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

  四、胰岛素抗体

  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究其根源,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某些杂质成分有关,解决办法是换用高纯度的人胰岛素制剂。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不管是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还是人胰岛素类似物,已很少或几乎不产生胰岛素抗体。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关于胰岛素的治疗知识

一般饮食安排按早、中、晚三餐即可。有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饥饿或出现低血糖,而在一次正餐的时间又不能吃太多,可以在两餐中间或睡前安排1-2次加……详细>>

打胰岛素就意味着以前的治疗无效?避开关于胰岛素的5个认知误区!

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通过口服药物血糖仍然不达标、妊娠期糖尿病和儿童糖尿病患者需注射胰岛素。然而,不少人在打胰岛素方面走进认知误区,认为……详细>>

长效胰岛素替代不了短效胰岛素

在很多糖尿病病人印象中,如果用短效胰岛素效果不好,就要改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不同剂型的胰岛素,治疗的起效时间……详细>>

胰岛素上瘾是误区 胰岛素注射要注意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详细>>

胰岛素治疗是什么?看胰岛素治疗原理

胰岛素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那它的治疗原理是什么呢?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实现治疗的呢?胰岛素是由人体胰岛的(-细胞分泌的激素,……详细>>

  • 张忠辉

  • 杜翠芬

  • 刘仕群

  • 马承红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