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疼痛科 > 正文

脚根痛该如何治疗

2025-02-25 14:24:49      家庭医生在线

脚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炎、外伤等引起,可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改善。

1.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脚跟痛常见原因,因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引起无菌性炎症。一般治疗需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避免穿硬底鞋,可使用足弓支撑鞋垫。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药物治疗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减轻炎症和疼痛。

2. 跟腱炎:多因跟腱反复剧烈拉伸产生劳损。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物理治疗可选择超声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除使用上述非甾体抗炎药外,还可在痛点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进行封闭治疗,但要注意避免多次注射。

3. 跟骨骨刺:是由于跟骨长期受到磨损、压力等刺激,导致骨质增生形成骨刺。若症状较轻,可采取保守治疗,如穿软底鞋、使用足跟垫等。物理治疗可选择红外线照射、蜡疗等。药物治疗同足底筋膜炎和跟腱炎。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骨刺。

4. 足跟脂肪垫炎:常因足跟脂肪垫受到损伤或退变引起。患者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注意足跟保暖。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超短波等。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也可外用活血化瘀的膏药,如活血止痛膏、云南白药膏等。

5. 外伤:如足跟部受到撞击、扭伤等。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在受伤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若疼痛较严重,可遵医嘱口服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若有伤口,需进行清创、消毒等处理,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脚跟痛的原因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异。在出现脚跟痛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足部保健,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