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难后 4类人应接受心理干预
据了解,雅安灾区地震伤员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让伤员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得到同步治疗,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已经赶赴灾区,开始对地震伤员进行心理干预,给予伤者心理支持、安抚。
心理干预专家袁茵正在灾区对地震伤员王国庆进行心理干预,袁茵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40多岁的王国庆正在山上干农活,因为站的地势高,他目睹了大地剧烈抖动、山石如暴雨般滚落以及房屋变成一片废墟的惨景,而他也被震落的巨石砸中导致严重骨折。悲剧发生后,王国庆出现了对余震的过分警觉、大脑反复闪回地震场景、情绪烦躁等严重心理反应,“如果不及时对他进行心理干预,这种心理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一辈子。”昨日下午,袁茵对王国庆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心理疏导,鼓励他把内心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袁茵将根据第一步的情绪释放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
地震灾难过后,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人群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地震中被砸伤的人,也是受伤最重的,由于身体有伤,这部分人的心伤也最重,是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而这种心理伤害将成为地震受伤者的二次灾难,这次灾难的打击也许不亚于身体受伤的程度。
第二类是与遇难者或受伤人员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亲属,这部分人员虽然身体没有受伤,但巨大的灾难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精神刺激,亲眼目睹了屋倒楼塌,亲人、朋友远离自己而去,灾后他们会有一种巨大的丧失感和孤独感,从而处于一种感情休克状态,没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感情交流,很容易变成一种抹不去的心伤、心病。
第三类是救死扶伤的军人、医生、教师、志愿者,包括心理专家。这些人受到心理伤害的强度,看上去不如前两种人,因为他没有直接丧失肢体和亲人,但他们所亲历的惨烈场面的壮大和持久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也极深。因为这些人受伤害的原因是他们特别在意人的生命,特别在意人的感情,而这样深情的人更容易造成情感伤害。
第四类是社会大众。地震,不仅对伤者、幸存者、救援人员,也会对全社会造成潜在的心理损伤,给得知事件信息的普通群众内心蒙上阴影,使得恐惧心理久久不散,进而对未来丧失希望和信心。
(责任编辑:彭碧霞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梦嗜睡需重视,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4-10-23什么是偏执狂?
2024-10-12连续用电脑超3小时 可能增加患狂躁症风险
2024-10-11如何预防分离性遗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024-10-10精神紧张怎么办?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09为什么晚上会难过?科学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9-24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