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情感关系 > 亲子关系 > 正文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劳逸结合很重要

2013-06-24 12:03:35      家庭医生在线

当父母积极关注孩子的作业时,孩子会感觉到他们做的事情是重要的,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会更加优秀。

当然,帮助孩子做作业并不意味着花费几个小时埋在课桌上,父母可通过示范学习和组织技巧来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仅仅是鼓励孩子先休息一下。谁知道呢?父母们应该学会一些事!

这是一些指导方法:

1、 了解老师们的想法

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当中,例如到家长会去认识孩子的老师,咨询老师关于作业的策略后指导如何去支持孩子。

2、 创造写作业的有利环境

确定孩子有一个完成作业的良好环境,把纸、胶水、剪刀和铅笔等工具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3、 规律安排学习时间

有一些孩子在下午吃完点心并玩耍一段时间后,学习的效率最高,有一些孩子更喜欢在吃完晚餐后再做作业。

4、 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在作业很多或者有繁重的任务需要处理的时候,鼓励孩子把工作分为几个部分去管理。如果有需要,制定晚上的工作表。如果可能的话,每一个小时休息15分钟。

5、 让孩子集中精神

远离电视、大声的音乐或者手机(偶尔给同学打个电话谈论学习任务是有益的。)

6、 让自己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当孩子们觉得他们不是为自己做作业和不是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不会主动地学习。家长们可以给予孩子建议以及指出方向,但必须明确作业是孩子自己的工作。

7、 成为发动机和监视器

询问孩子们的作业任务安排、疑问和进行测验。给予孩子鼓励,检查完成的作业,让孩子得到解答和关心。

8、 树立好的榜样

你的孩子是否看到过你用心地平衡家里的预算或者是阅读一本书?孩子更倾向于父母以身作则而不是不停地训导。

9、 称赞他们的工作和努力

把孩子发球得分的证明和艺术作品张贴在电冰箱上,向亲戚好友提及孩子学业上的成果。

10、如果做作业时还是不断地出现问题,那就去寻求帮助

把问题和孩子的老师一起讨论。一些孩子如果在看黑板上有问题就需要佩戴眼镜了,另外一些孩子可能需要对学习问题和注意力混乱做一个诊断。

作为家长,在指导孩子做作业时,也要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时,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1、掌握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

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要有一定的比例。休息时间太短,则达不到休息的作用;休息的时间过长,则会破坏学习的连续性。而学习时间太长,将不能保持很好的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率;学习的时间太短,则不能立刻进入学习状态,并且不能保证学习的完整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学习与休息的时间比为四比一时效果最好。根据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三十分钟左右这一点,可以得到每学习四十分钟休息十分钟最为合适。

另外,在连续学习和休息两到三次后,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息,这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也有类似的特点,在经过几次短的休息后,要进行一次长时间的休息,这样运动员的体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恢复,进而更好地完成下面的训练专案,从而提高训练成绩。

2、固定学习和体息的时间

应该把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固定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到学习时间,孩子会不自觉地将身体的各部分机能调整到易于学习的状态,休息时则会完全放松下来。固定学习和休息时间也有利于孩子安排学习内容,做好学习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远比无计划、盲目地学习效果好。

3、休息时注意脑体结合

人脑有大脑和小脑两个主要部分,一般情况下大脑负责记忆、思考等活动,小脑则负责运动。在长时间进行学习时,大脑已经感到疲惫,这时若再进行智力方面的活动就不合适了,会加重大脑的负担。但此时如果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就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同时体育活动会增加血液中氧的含量,让大脑获得更多的氧,也给了大脑补充氧分的时间。因而在孩子休息时,家长要让孩子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最好到室外进行,因为人长时间在室内。而室内的空气不好,到室外活动可以吸入室外的新鲜空气,同时也能让室内的空气有所流通。

4、利用生物钟

生命是有规律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违反客观规律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家长要注意掌握孩子的生物钟,按照几个高潮期和低潮期出现的时间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息。但要注意,当孩子的生物钟与我们的日常活动不相符合时,要及时进行调整。例如,有的孩子到了晚上十一点后才进入学习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猫子”,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孩子会因晚上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影响白天的学校生活,得不偿失。对待这样的孩子,在调整时要耐心、细心,一步步来,逐渐将孩子晚上的休息时间往前提,同时改变孩子在十七点到二十一点的活动内容。一般“夜猫子”型的孩子在早上有睡懒觉的习惯,逐渐地将孩子早晨起床的时间往前提,保证孩子的午休,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物钟。

(责任编辑:彭碧霞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