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精神疾病 > 其他心病 > 正文

分离性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2013-11-18 18:19:33      家庭医生在线

分离性障碍普通人群患病率为3.55‰(中国,1982)。国外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居民中患病率女性为3‰-6‰,男性少见。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原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落后地区发病率较高。首发年龄以20-30岁最多。一般认为癔病症的预后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发缓解。

分离性障碍的病因

1、心理因素

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创伤性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障碍的重要原因。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此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生活在封闭性的同源文化环境中。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分离转换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社会文化素质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对本病的发生与发作形式及症状表现等也有一定影响。

3、生物学因素

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疾病。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分离性障碍女性多于男性 症状有哪些?

分离性障碍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详细>>

分离性障碍患者怎样保健?

随访研究显示,分离性障碍多数预后良好,2/3的该病患者都能完全康复,恢复工作,并从症状中解脱出来,少数如瘫痪或内脏功能障碍者病程迁延,残……详细>>

分离性障碍的诊断方法

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详细>>

分离性障碍的治疗方法

分离性障碍需要心理治疗,并可通过催眠术来强化心理治疗。症状往往可以自发产生亦可自行消失,但疾病本身不会自行消失。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对整……详细>>

分离性障碍容易复发 预防很重要

分离性障碍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给予患者疾病的心理学教育、及时消除病因、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及改变某些不利的人格特点,可有助于预防疾病……详细>>

  • 李启荣

  • 张杰

  • 程道猛

  • 刘恩益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