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也是一种病 做好预防很重要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那么,咬指甲如何预防?
首先要消除造成小儿紧张的一切因素是预防和育治疗的关键。父母对患儿以鼓励为主耐心说服教育,调动患儿克服不良习惯的积极性。多让小儿参加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当孩子出现咬指甲时,家长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讲故事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常修剪指甲。用苦味或辣味剂涂搽指甲等强制方法效果差。频繁出现可到医院进行矫正,行为矫治疗法如强化济、消退法、厌恶法等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由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设计出行为治疗方案,由家长协助实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行为疗法的效果取决于医生、家长和患儿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并要持之以恒。
(责任编辑:李夏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梦嗜睡需重视,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4-10-23什么是偏执狂?
2024-10-12连续用电脑超3小时 可能增加患狂躁症风险
2024-10-11如何预防分离性遗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024-10-10精神紧张怎么办?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09为什么晚上会难过?科学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9-24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