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心理课堂 > 心理探秘 > 正文
抑郁症
挂号科室:精神病科 同类疾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躁狂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儿童抑郁症老年人抑郁症

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想自杀 如何让孩子远离自杀

2017-03-29 10:48:12      家庭医生在线

据大粤网报道,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媒体上关于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共计79例,其中自杀率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攀升,初中最高高中次之。用百度搜索“中学生自杀”有490万条搜索结果。

此外,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更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据悉,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参与了调查。

看到上面的数据想必很多人都会感到心疼。年纪轻轻就对生命如此亵渎,不得不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到底是生命教育不足,还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行?为何青少年正当好年华时,居然对死亡如此毫无为惧呢?为什么青少年会选择自杀呢?

躯体的折磨

在自杀的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身体有残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前途暗淡,看不到光明,不如一死了之。

自身性格上的弱点

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走极端,看问题绝对化,一旦遇到点儿挫折打击,便觉得承受不了。有的青少年性格过分内向,甚至有些忧郁。有这种性格的人多爱钻牛角尖、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便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这些性格上的弱点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杀的内在因素。

学业压力大

在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刚刚发布的报告中,自杀位列青少年死因的第三位,抑郁症则是背后的推手。能够引发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学业压力在美国等地的青少年中不算主要原因。然而,如果换到东亚,在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学业压力导致学生自杀就比较多了。不过,再细究下去,学业压力与父母和社会“读书无用便无成”的传统思想有关。即使不是“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问题也不会变得多好。

遇到挫折和困难没有支撑

其实,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支持他的一是父母、二是老师、三是伙伴。只要有任何一方面的良好支持,孩子都不会被轻易击倒。如果他的支持系统非常欠缺,心里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又不知道主动求助心理方面的咨询,那么就很容易导致悲剧发生。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学校、家长、社会都要做好预防,引导孩子正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预防孩子走向自杀呢?

家长应是最强的后盾

直面青少年遇到的问题与烦恼,在他们还未出现困惑时就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寻求帮助。让家庭担负起心理教育的义务。

理解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一时期会开始对人生有很多思考,但又对自己的追求很恍惚,如果周围的人把学习、找个好工作这样简单的人生模式强加给他们时,他们觉得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就会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引导他们对生命的正确思考

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路上都会或多或少遇到生命的意义匮乏感,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不断重置他们人生的价值坐标,帮助他们明白活着的价值依据是什么,增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希望学校和家长应该多关心每一个青少年情绪的变化,发现情绪的变化要很好地跟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心里面的想法。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要多给予理解,少一些指责,必要时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多给孩子一些家庭支持、社会支持,这样可以使孩子对生命更加珍爱,远离自杀。

(责任编辑:陈健慧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