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20死 专家:震后24小时内需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受访专家:南方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 薛湘
2017年08月0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2017年8月10日22时,地震已致20人死亡,493人受伤。据南方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薛湘介绍,灾害的“亲历者”是最容易造成心理创伤的。心理干预最好在24小时内介入,同时心理疗法需根据伤员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有些人可以以安慰劝抚为主,有些人可能需要一对一进行辅导。
轻伤者所受的心理创伤可能比重伤者还要重
据薛湘介绍,很多受难者在本次地震中死里逃生,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心理创伤。是否需要心理援助,并不是根据伤情和外表看到的坚强程度来决定的。有时候,伤情越轻者,反而越需要干预。伤情较重者可能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处于意识模糊状态,对事件的整个经过记忆并不清晰;伤情较轻者往往处于危害发生的边缘,成了亲眼目睹灾害现场的“见证人”,这些恐怖的情景会深深地刻在伤者的脑海中,所以相比之下,轻伤者所受的心理创伤可能比重伤者还要重。
表面乐观的伤者隐藏着更深层的心理创伤
“一些表面乐观积极、说话滔滔不绝的伤者,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心理创伤。”灾害发生后,这些人内心可能会调动心理防御机制将创伤体验潜藏到心灵深处,给外人和自己都制造了一种“没问题”的假象。然而,这些潜藏的创伤体验就像一个未作清创就被包扎起来的脓肿,会在当事人潜意识中产生负面影响。这类人员同样需要干预,先要用聆听和关注逐渐培养起他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让他们紧张的精神状态放松,之后才能逐渐释放出自己真实的恐惧体验。
目睹了灾难发生的人员需要心理干预
据薛祥介绍,参与这次地震紧急救援的全部人员,因为第一时间目睹了灾难发生的情景,在救援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可能掩盖了心理创伤,而在紧急救援过后,他们有可能同样出现心理创伤,需要得到心理援助。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72小时内进行危机心理干预,能在较大程度内降低地震对伤员的心理影响,半年至一年内还有心理症状的伤员,就需要心理治疗。
网民的心理也属于应该关注的范围
现在网络很发达,一些乘客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布现场消息,更多的人也是通过微博得知地震的进展情况。网民的心理也属于应该关注的范围,但这种心理干预的操作和现场并不一样。大灾难对于全国人民而言都是一种创伤,但绝大多数人可以自行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大众内心看似并不强烈的痛苦长期积压,可能造成群体性的心理变化,如本次地震可能造成一些民众对出游产生恐惧情绪,这种干预不是现场心理援助一方的工作,而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来完成的。政府对灾难事件的有效救援、及时而透明的信息发布和合理的善后工作,是防止心理危机蔓延的闸门。
除此之外,薛湘介绍说,事实上大部分灾害幸存者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只是暂时性的,一段时间后会自愈,所以采用一般的支持、陪伴和心理疏导,就足以帮助他渡过难关。另外,如果需要还可以寻求当地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以及卫生部门心理援助专家的帮助。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何诗雅 通讯员:李晓姗)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梦嗜睡需重视,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4-10-23什么是偏执狂?
2024-10-12连续用电脑超3小时 可能增加患狂躁症风险
2024-10-11如何预防分离性遗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024-10-10精神紧张怎么办?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09为什么晚上会难过?科学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9-24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