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成为“熊家长”,养出一个“熊孩子”?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总有各自的不幸。不幸的家庭里,都会有个“熊孩子”。现在的熊孩子不但在家庭“熊”,还纷纷走出家门,“熊”给社会大众看,危及了社会大众的幸福感。
为什么说他们是“熊孩子”呢?他们通常倚仗自己的年龄小,而对他人进行恶作剧;或者在公共场合损害他人的利益。熊孩子固然让人忧心,但更值得人注意的是——在熊孩子背后,却是没有当好榜样的家长。
“熊孩子”大量出没的原因在于他们倚仗着“小”这个挡箭牌,有了“为所欲为”的资本。如何刚柔并济,在给孩子足够关爱的同时不使其太过骄纵,是家长们应思考的问题。
在家是“小皇帝”,在校是“小霸王”,在外是“小混混”。殊不知,孩子的礼貌与教养,多半是在家庭中通过观察与模仿习得的。如果家长自己都不懂得尊重文明与公德,随意加塞、出口成脏,无疑是给孩子树立坏榜样,此外,过度溺爱、放纵同样助推子女沦为熊孩子。
1、孩子年纪小控制能力差,家长的及时制止和正确引导很重要
孩子年纪小,天真、活泼是他们最美好的一面,少不了顽皮的一面。所以当孩子露出顽皮的一面,只要不太过分,路人也会接受这些顽皮的行为。但一旦孩子的行为变本加厉,顽皮变成了顽劣,路人就会对这种行为产生厌烦,很容易给大家带来困扰。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把握孩子行为的顽皮度。例如,如果宝宝在汽车上对别人说话,这是可爱的。但是宝宝在汽车上大吵大闹,就很容易妨碍别人休息,让别人生厌。父母们要从小培养宝宝与别人相处的方式,适当的时候给予制止。
2、孩子做错事,培养小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习惯
培养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好像很多孩子会在公共场合蹦蹦跳跳,甚至会踩到别人。这个时候,教导孩子承认错误,让孩子明白错误就是错误,不会因为年纪小就可以随便犯错是家长的重要责任。让孩子思考做错事后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挽回的方法,不要一味地包庇孩子,这才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3、孩子教养不是小问题,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自己的宝宝不是熊孩子,自己也要拒绝成为一名熊家长。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是一位坐言起行的人,那么自身的修养也不能丢掉。孩子的背后是熊家长在教育上的失职,监护人的不良示范就是最危险的责任缺失,有所为有所不为,希望你我都不要成为熊家长,给孩子的成长一个健康的天空。
(责任编辑:陈婕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梦嗜睡需重视,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4-10-23什么是偏执狂?
2024-10-12连续用电脑超3小时 可能增加患狂躁症风险
2024-10-11如何预防分离性遗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024-10-10精神紧张怎么办?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09为什么晚上会难过?科学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9-24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