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家庭医生,怎么保护孩子?
医院里出现“儿科医生荒”早就不是新闻了,而无论有没有儿科医生,孩子生病找医生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没有足够的医生来为孩子看病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对于儿童来说,预防发病远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因为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一旦发病,病程变化就会很快,各种不可控因素增加,虽然有些疾病是来得快好得也快,但也有些疾病是发病快、恶化得也快!这对预后极为不利。传统中医讲“治未病”,在这里就尤为重要。
儿童治未病的主力军首先是孩子的家长,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观察自家小孩早上起床后的面色、体态表现
早晨,人的面色、体态甚至脉搏都是一天中身体表现最佳的时候。此时观察,一方面避免了白天各类活动对身体的影响,反应出身体的最真实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一夜的休整之后,身体状态的恢复程度反映了身体自我恢复能力的好坏。家长通过每天的观察,久而久之,就能察觉到孩子身体方面的细微变化,即使出现严重疾病,也能为医生提供最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有利疾病的诊治。
2、孩子放学回家时,多说一些积极的话
家长的问题对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鼓励的还是责备的,或者你干脆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这些对孩子的心理都会造成持久的影响。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消除或弥补孩子在其他社会关系上的缺憾与缺失。比如,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史中必定与亲子关系的缺失有关。再比如孩子可能会因为一段时间内父母的忽略而装病以获得关注、肯定等,此时并不是真的生病,而是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身体上的表现。如果家长没有对这种心理需求做出正确的应对,日积月累,则可能会使身体进展到器质性病变,此时家长再来后悔就已经晚了。
3、记住孩子每天吃了什么
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饮食有关,即使是遗传疾病,它的发作、加重或者减轻都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注孩子的食谱,就是考察家长对孩子的饮食状况的管理程度,有没有放纵或限制他/她的不良饮食行为,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考察的是家长对孩子的管控能力。在孩子还没有自制力之前,家长的监督和管制至关重要,它有助鼓励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家长能从身体变化、心理变化、生活方式管理这三个方面对孩子给予持续的关注,那么其他方面的观察就不会轻易被忽略掉,而且只要对观察到的结果及时给予相应地处理,就可以预防很多儿科疾病,比如季节性胃肠道疾病、自闭症等。即使孩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病症,也能很快回转。这些处理不需要太多的医学知识,在出现微小变化时,人类护崽的本能会告诉你怎么做。一旦需要医学知识了,就说明孩子的病症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而你的那点医学知识,则很可能会干扰医生的判断而延误病情。家长需要掌握的是医学常识,而不是有病了该吃什么药之类的治疗手段。
做一个细心的家长,多观察孩子,才能使你成为孩子健康最好最贴心的守护者。
(责任编辑:汤秀媚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梦嗜睡需重视,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4-10-23什么是偏执狂?
2024-10-12连续用电脑超3小时 可能增加患狂躁症风险
2024-10-11如何预防分离性遗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024-10-10精神紧张怎么办?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09为什么晚上会难过?科学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9-24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