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入睡时间不应晚于 23 点
入睡时间不宜晚于 23 点,主要是因为这可能影响生物钟节律、免疫系统功能、心血管健康、精神状态和新陈代谢等。
1. 生物钟节律:人体有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着生理和代谢过程。如果经常在 23 点后入睡,会打乱生物钟,导致激素分泌失衡,如褪黑素分泌减少,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的正常节律。
2. 免疫系统功能: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增加患病风险,如感冒、流感等。
3. 心血管健康:长期晚睡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不稳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4. 精神状态: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5. 新陈代谢:过晚入睡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糖控制不佳,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总之,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假期综合症的定义及表现是什么
2025-01-25常见安眠药的成分通常有哪些
2025-01-25撒癔症的成因及应对方法是什么
2025-01-25睡前做哪些事有助于改善睡眠
2025-01-25极草能否治疗失眠及有无副作用
2025-01-25打呼噜有哪些有效的治疗小偏方
2025-01-25晚上 10 点睡凌晨 3 点醒的原因有哪些
2025-01-25失眠症的音乐疗法效果如何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