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正文

为何入睡时间不应晚于 23 点

2025-01-25 01:36:44      家庭医生在线

入睡时间不宜晚于 23 点,主要是因为这可能影响生物钟节律、免疫系统功能、心血管健康、精神状态和新陈代谢等。

1. 生物钟节律:人体有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着生理和代谢过程。如果经常在 23 点后入睡,会打乱生物钟,导致激素分泌失衡,如褪黑素分泌减少,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的正常节律。

2. 免疫系统功能: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增加患病风险,如感冒、流感等。

3. 心血管健康:长期晚睡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不稳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4. 精神状态: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5. 新陈代谢:过晚入睡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糖控制不佳,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总之,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尽量在 23 点前入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