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药:抗抑郁药没那么可怕
王校长退休后2年突发脑梗塞住院,度过危险期后躺在病床上,一想到自己以后可能在轮椅上过完余生,就看见谁都烦躁,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怎么还没地震呀?震了算了。”吃药输液都不配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精神心理中心杨放如副教授会诊后,建议为王校长加用抗焦虑药。一个多月后,在医生及家人的精心治疗和关怀下,王校长逐渐接受了自己目前的状态,并随着手脚逐渐恢复一些感觉后,心情也渐渐开朗很多。
“身体疾病并发心理问题的,在临床上很多见,但医生和家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现象。”杨放如介绍,这种现象在每个专科都有,例如心脑血管病,尤其是中风后,并发心理问题的患者达到30%—50%。其次是恶性肿瘤以及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等。另外,外科病人在手术前也经常出现彻夜失眠、血压突然升高等情况,不得不取消手术。
如果控制不好慢性病患者焦虑和消极的情绪,可能对疾病康复和后期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杨放如提醒,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的慢性病病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适当配合抗抑郁或抗焦虑类药物,协同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或减少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下列表现,要警惕他们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并尽快找精神心理科医生会诊,及时治疗、用药能更好地管理疾病。如注意力不集中;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睡眠障碍以及食欲下降;性欲明显减退等。轻度抑郁和焦虑通过心理疏导可缓解,一旦发展到中、重度,则需加用药物。判断中度抑郁和焦虑有个基本原则,即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两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上述症状中的四项。
然而,在临床上,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常因“担心别人知道”、“害怕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的不在少数。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不需要终身服用。一般用药1—3个月后,专科医生就会根据病情好转程度来考虑减量,逐渐停药。在治疗期间,足够的药量及充分的维持时间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千万不可擅自减量或停药。抗抑郁药像一根弹簧,压住它时突然松手,弹簧会弹得很高。但如果你慢慢地松手,它能恢复到正常的长度,不会弹起来。
(责任编辑:余莎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梦嗜睡需重视,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4-10-23什么是偏执狂?
2024-10-12连续用电脑超3小时 可能增加患狂躁症风险
2024-10-11如何预防分离性遗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024-10-10精神紧张怎么办?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09为什么晚上会难过?科学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9-24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