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婴儿断奶太晚独立性差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林红:母乳喂养对宝宝心理健康的益处,更多地表现在“哺乳”这个动作,让宝宝感受到安全感,为人格建立打下良好基础。但从心理学来看,母乳喂养并不是越久越好。从孩子出生到3岁,大体可分成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孩子越小,对母亲的心理依赖越强烈。从出生到6个月左右是自闭和共生阶段,这时的小婴儿并没有自我概念,和母亲几乎合二为一,是互相离不开的。而母乳的象征意义正是在告诉宝宝,“孩子,妈妈和你是一体的,你在妈妈怀里很安全。”
到了6个月、特别是1岁以后,孩子会逐渐进入分离与个体化阶段,他们希望打破这种一体感,找到独立的自己,进入了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要依赖母亲的保护,又渴望独立自主。作为母亲,此时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需要。因此,母乳在联络母婴感情方面的作用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抚摸、微笑、目光交流等方式对建立亲密关系可能效果更明显。这个阶段,父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比之下,断奶很晚的孩子,通常与妈妈的关系会过于紧密,与父亲的关系疏离,这种家庭动力关系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孩子日后自立能力差、缺乏探索世界的勇气,甚至可能在性心理发育上相对迟滞。
因此,建议孩子的断奶时间在1岁左右,最晚不超过2岁。总之,关键不在于喂的是否母乳,而是在于喂养时建立良好、适度的依恋关系。
(责任编辑:余莎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30多梦嗜睡需重视,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4-10-23什么是偏执狂?
2024-10-12连续用电脑超3小时 可能增加患狂躁症风险
2024-10-11如何预防分离性遗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024-10-10精神紧张怎么办?专业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10-09为什么晚上会难过?科学解析与应对策略
2024-09-24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有什么
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