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心理常识 > 心理前沿 > 正文
焦虑
挂号科室:心理咨询科 同类疾病:抑郁症心绞痛恐惧症脑震荡躁狂症

心理学家: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迷信?

2012-02-22 10:10:20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我太迷信——怎样才能不让迷信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出车祸了,所以今天的旅游计划只好取消。”卢静说她的挺准的,有一次她梦见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来北京找她,结果没过几天那个同学真的打来了电话,说要来北京出差。而一向不穿鲜艳颜色的姜晓,衣柜中挂满了崭新的红色大衣、裙子,连胸罩、内裤都是红色的。她说,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妈妈告诉她穿红色能保平安。“不管有没有用,反正我每天都会穿红色的内衣。”

  8号,只选这个日子买彩票;前面有段楼梯不能走,还是绕过去吧;要经常摸着木头才会有好运气……好像大家都越来越迷信,有的人甚至已经有点不太正常了。精神分析师吉拉尔·卢文(Gérard Louvin)解释道:“人类存在多久,迷信的历史就有多长。从词源学上说,迷信的意思是控制/占领/超越,最终其实就是人类求生存的欲望。”表面看来荒谬的迷信,其实纯粹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对偶然的恐惧

  “我们不难想象,史前时代的第一个人发现摸过木头可能会帮他/她避开厄运的人,他/她应该会迫不及待地就把这个经验与整个部落的人分享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所有人都接受了这种迷信。”行为学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夫·安德烈(Chiristophe Andre)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迷信就是把现实之中毫无关联的事情任意、神奇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早起的时候,我是左脚先下床,结果晚上就得知一位亲人去世的消息,忽然我就觉得早起左脚先下床肯定不吉利,从此我早起一定右脚先下床;有时我忘了,就一整天都特别恐慌——我们就是这样毫无根据地把事情都联系在一起,这让我们感觉能够驾驭变化无常的世事。

  对付焦虑的一剂良药

  吉拉尔·卢文说:“我们变着法儿地迷信,是为了抗生存带来的焦虑。今天我过得太糟了。为什么呢?哦,今天是13号,是星期五,难怪啊。”“我们越是焦虑,就越需要迷信。迷信和祈祷一样,能让我们平静。”克里斯多夫·安德烈说。再者,家庭环境和我们的文化导向对这一点也是很有影响的。另外,当我们面临风险,而能左右风险的又是纯偶然的不可控因素时,我们就更加需要迷信。据统计,在高水平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和斗牛士中,迷信的人比一般人要多很多。

  一点点迷信无妨,但是别太多

  在心理学家看来,所有的迷信都是无能的表现。一个人到底信多少,并不能说明这个人的迷信程度是可以接受还是已经神质了。

  克里斯多夫·安德烈认为,判断迷信是否已经病态的标准,应该是从事迷信活动的频率和次数及这个人是否还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我们差不多每个人都会注意不要走在人行道上的砖块接缝处,不轻易地说出一些不吉利的话,相反地,如果为了远离厄运,我们不由自主地总是重复着一些事,譬如不让自己想到4这个数字,不让自己想到“死亡”这个字眼,不让自己想到母亲,强迫自己在心里倒背字母表6遍——那我们就要引起警惕了——很有可能我们已经神经质了。

${FDPageBreak}

我太迷信——怎样才能不让迷信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曾经,我需要控制周围的一切”

  我6岁的时候就发明了自己的第一个迷信。有人邀请我去参加生日聚会,我对自己说:“要是我想着自己会很无聊的话,我就能相反地有一个愉快的晚上。”慢慢地,我变得不允许自己在聚会开始前感到快乐,否则,聚会就会对我有害……类似这样的迷信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觉得自己的生活都要被毁了,于是去求助心理医生。他同时使用两种方法为我治疗:传统的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学理论。我面对面和他讲了自己的事。他时不时地给我一些暗示,不带幸运钥匙串出门,写下自己的感受,在重要约会之前把自己的负面想法都写出来。他让我问自己:为什么厄运会降临在我的头上?我有什么特殊的呢?通过努力我明白了:我的迷信其实只是一个烟雾弹,背后隐藏的是我自身真正的问题——我内心深处缺乏自信,而且需要控制周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慢慢地开始放弃迷信的想法,学习让自己放松。现在,我生活得很开心。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尊重他们的习惯。但是千万不要让自己也对迷信上瘾,因为迷信的人总觉得一切都还做得不够。嘲笑迷信的人并不会让他们少迷信一些。他们只会背着你悄悄地继续。你也可以以身试法:我把盐打翻在桌上了,我把面包放反了方向,我从梯子下面过去了,你看,没什么倒霉事发生嘛!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对自己宽容一些 如果你自认为你的吉祥物和小信仰让你内心很平静,那就不要改变自己,接受就好的。弗洛伊德就把迷信和随之的神奇行为列入人类日常的心理表现,而且弗氏本人也有一些迷信的小习惯。

  别作茧自缚 如果经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你发现自己越来越迷信,已经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了,那就马上停下来,试着让自己用科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观察一下,如果你不再继续迷信,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旦你有一天出门忘了戴你的平安符,你所害怕的厄运真的降临了吗?当然不会。

  求助医生 你已经试过让自己不再迷信了,但你一停下来,就会陷入巨大的焦虑之中。如果是这样,不要犹豫,马上去见擅长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师或是行为心理学家吧。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余莎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心理学家:适度压力让人更阳光

据美国“心理中心网”最新报道,压力不仅不会让你沮丧、混乱,反而可能激发更积极、“阳光”的思想。详细>>

心理学家称“被娱乐”是双刃剑

不知从何时起,心理学家成了综艺节目的抢手嘉宾。从之前的心理类节目,到现在最火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心理学家都在节目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详细>>

和心理学家谈恋爱的下场

心理学家的脑子是用来自我分析和他人分析的……即使谈恋爱什么的,也在分析范围之内。详细>>

八卦:心理学家华生的性丑闻

在心理学历史上,奇人趣事颇多。华生是个小愤青,极端到与女助手搞性心理研究.详细>>

心理学家:抱怨可以变得更有效

虽然抱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但是多数人并不会有效地抱怨,而只是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唠叨,这不会对事情发展有任何作用。详细>>

  • 陈向一

  • 马丽庄

  • 杨志敏

  • 李欣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