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需要控制的细节:
(1)多喝水少吃冷饮
没有心肾功能障碍时,每日应饮用8~10杯温开水。中风和心脏病容易在清晨发生,半夜醒来时应适量补水,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健康提醒
虽然心脏自身重量仅250~260克重,然而人的心脏就像一只血泵,日夜不停地工作着,每天泵出的血量有7吨之多。心脏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就会使动脉管腔变得狭窄,甚至会完全堵塞,导致心脏的血液供应量减少或停止,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胸闷、胸痛、憋气、心慌、气短、头晕、晕厥等。
(2)科学起居
应适当午睡,科学研究发现,只要有30分钟的午睡,就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不过,午睡应在餐后半小时进行。每日清晨4时至上午10时最易发生心脑血管病。这期间,服药、饮水要早,锻炼要少,以免发生危险。
(3)红黄绿白黑搭配好
红是指葡萄酒,每日饮用50~100毫升为宜;黄是指西红柿、胡萝卜等食物,每日一小碟为宜;绿是指绿叶蔬菜,每El应适量;白是指燕麦粉、脱脂奶粉等,每日50克为宜;黑是指黑木耳、黑芝麻等,每日5~10克为宜。
(4)控制情绪少烦恼
夏季,心火旺盛,须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烦心事,尤其是减少思虑那些迟延不决、涉及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
(5)严遵医嘱服药
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常规治疗用药,不能擅自增减用药。晚上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心血管患者怎样度夏
心血管患者度夏八注意:
1.注意33CC
对心血管患者危害最大的虽然是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而可能致病的温度其实是从33度起就存在了。若33~C的气温同时伴有三天以上较高的湿度,就与35℃有同样的中暑危险。因此,33度应该是猝发心脑血管病的早期气象信号,届时即使不感到很热,也应启用空调和其他防暑降温措施。
2.不渴也喝水
夏天为了散热,汗腺要大量分泌汗液因而使血容量减少。血液稠厚,容易诱发心脑栓塞。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预防心脏血管病猝发的重要措试。在夏天,一般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水,约21300~35fg)毫升,当气温至33℃以上时,每天则应多喝2杯水,即使不觉得口渴也应不时喝些水,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为宜。
3.饮食清淡
清淡的含义是,水分足、营养够、易消化。为此应注意三点:一是突出一个“素”字,多吃水果、蔬菜、杂粮和豆类食物;二是侧重一个“软’’字,每餐应有含水量多的软质食物;三是避免一个“饱”字,因为饱食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不亚于过度劳累和发怒。
4.心情安宁
只有心静才能安神、制怒,交感神经不过于兴奋,体温也因而平衡。心静自然凉就是这个道理。5。运动适量
盛夏季节,仅l小时的中等量运动,便可失掉'0∞毫升的液体,对心脏血液循环的影响不能掉以轻心。夏天做运动还是应该的,只是选择在早晚凉爽时做些散步、打拳的轻量运动较为合适。若有条件,游泳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6.睡眠充足
睡眠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耐热力。仅中午30分钟的小睡,就可以使心肌梗死的危险比不午睡者减少30%。
7.谨慎用药
有些药物能干扰汗腺的泌汗功能,使人体散热受到影响,人夏时应谨慎使用。能影响泌汗功能的药物有:抗组胺药、b一隧滞剂、钙阻滞剂、阿托品类、左旋多巴、阿米替林、利尿药等。
8.用好活血药
心脑血管病患者及老年人,夏天应用强心、抗凝药时要注意时间和剂量。比如,选用既能防治、又能急救的复方丹参滴丸较为合适。这类活血药物选择在清晨起床后及睡前服用较好,因为这个时段正好在心血管病猝发高峰到来前,药效可能更能起作用。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尹浩 )
文章关键词:
夏季是心脑血管病人发病的高峰期,所以,此类患者在生活起居等方面要注意。夏季预防心脑血管病。细节控制一个不能少。在夏天猝发的疾病里,心脏病……详细>>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抵抗力容易下降。那么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夏季有那些有养生方法呢?详细>>
很多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不然,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会‘光顾’年轻人。”详细>>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在我国吸烟人数已经高达3亿多人,其中15岁以上的吸烟人群比例高达26%。每年也有数百万人因为吸烟而丧失性命,尤其是……详细>>
在以前,一提起心脑血管疾病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个老人病,只有年纪大的人才会出现这些问题,年轻人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根据研究调查的发现,现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