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高血压 > 正文

有些高血压罪魁是盐 秋冬季节饮食要清淡

2013-10-22 10:08:05      家庭医生在线

把食物中的盐分降下来,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他介绍,英国政府通过立法与行业指导等方式,让食品加工业每年将盐分下调10%,连续三年之后取得了下降了30%的成果,高血压发病率大降。

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称,医学研究明确表明盐摄取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原因,吃盐越多的国家与地区高血压发病率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在6克以下,吴同果认为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但实际生活中这些标准难以实行,原因是口味习惯与一些错误的观念在作祟。

●美国研究显示,如果全世界每人日摄盐量都在2.5克之内,每年将减少250万心脑血管疾病病人

英国立法降低食品盐含量

吴同果说,把食物中的盐分降下来,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他介绍,英国政府通过立法与行业指导等方式,让食品加工业每年将盐分下调10%,连续三年之后取得了下降了30%的成果,高血压发病率大降。

目前,食品加工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加大了食品制品中盐的成分以增加口感,人们很难避开这些隐匿性的盐分。为此吴同果建议,限盐的第一步是在食品包装上标明含盐量。他山之石

有些高血压“祸根”是盐

老年人中的高血压患者很多,病人只能长期吃药控制。吴同果称,其实高血压并不是衰老的必然产物,有些高血压是吃盐吃出来的。

在我国,高血压的平均患病率为11%~17%,在地理分布上从南到北递增。“我们不难发现,北方人的口味比南方人重,吃盐吃得比南方人多,而北方人的高血压发病率也比南方人高。”吴同果说,广东人吃的粤菜较清淡,日均摄入盐(氯化钠)5~6克,高血压患病率为10%;上海人氯化钠日均摄入量为7~9克,高血压患者比广东人也多一些;而北方居民氯化钠日均摄入量高达9~11克,高血压患病率达20%~30%。农民吃盐比城里人多,高血压也多于城镇。

吃盐多为何可能导致高血压?吴同果介绍,食盐导致高血压的机理是钠离子和水分大量滞留在机体内,使血管里血液过多,血管壁的钠张力增高,血液流动变慢,流动阻力变大。

同理,减少人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可缓解高血压。在高血压药物里,有一大类是利尿剂,可将过多的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美国旧金山研究人员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限盐能减少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果全世界每人日摄盐量都在2.5克之内,每年将减少250万心脑血管疾病病人。

值得注意的是,高盐饮食不但造成高血压,还跟心血管疾病、脑中风、肾病等有

误区

盐吃得少体力会不够?

尽管饮食清淡、少盐有许多好处,但至今很多人仍相信吃盐少了会干活没劲,因为干体力活出汗会流失大量盐分。

为了反驳这种错误观念,吴同果举了印第安人的例子:“他们从不在食物中放盐,族群里完全没有人得高血压,也未见有其他毛病。但印第安人自古以打猎为生,常与猛兽搏斗,不见得‘没劲’。”

他进一步指出,老虎、狮子等不吃盐的猛兽力气大得很,不吃盐的鸟类照样高飞,终日泡在海水中生活的鱼类还有专门的系统把盐分排出体外。

“种种例子说明,人类并非天生就要吃很多盐,而且我们日常吃的肉类鱼类本身就含有钠盐,人体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能力很强,所以正常饮食一般不会缺钠。”

吃盐少会成“白毛女”?

《白毛女》的故事深入人心,给人们的印象是喜儿长期在野外洞穴居住,以吃果实为生,吃不到盐,结果头发变白了。于是很多人害怕吃盐少了头上白头发增加。

然而那是文艺创作,实际并非如此。吴同果称吃盐多少与头发黑白关系不大。

建议尝试低钠盐

吴同果强调,广东人虽然吃盐相对较少,但仍高于标准,最好还是把每日吃盐量减少到2.5克,高血压发病率将进一步下降。

为此个人要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烹调观念,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菜、咸鱼、咸鸭蛋、豆腐乳等高盐食品。

有些人喜欢口味重的饮食,可以用“替代法”,例如加醋、辣椒等,酸味、辣味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咸味对味觉的刺激。

如果非要吃咸的,吴同果建议可以吃低钠盐。目前国内外竞相开发以钙、镁、钾等离子取代钠离子的低钠盐,对预防和降低高血压有效。以氯化钾复合盐为例,一半氯化钾一半氯化钠,吃下去口味和普通盐差不多,也没有害处。

而在烹调手法上,用手抓盐往锅里一把撒的做法不利于准确控盐,最好改用一把正好盛一克的“控盐勺”。

冬季寒冷 高血压易引发中风

寒冷的冬天又到来了,这个季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的季节,脑卒中已成为城市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又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子之一,不要认为年轻就不会得高血压,专家提醒:最好每3个月至半年测量一次血压,若有升高及时到医院就诊,冬季寒冷,高血压容易引发中风。

脑卒中已成为导致现代人死亡的头号杀手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主要是脑部血管受到侵害,脑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导致的疾病,发病突然。大致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常见的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等属此种疾病。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我国导致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

近八成脑卒中缘于高血压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卫生部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3亿人,3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3%以上,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5%-35%,每年因高血压直接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了20万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血压长期没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还会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疾病就是脑卒中。高血压常常伴发的一些疾病也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左心室肥大、糖尿病和心房颤动等。

单纯降压难防卒中

高血压患者患脑卒中的概率是血压正常人的4-7倍,而控制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从临床病例的研究中发现,许多高血压患者平时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但依然不幸发生了脑卒中。刘教授提示,单纯依靠降低血压,是不能完全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发生的。

导致脑卒中的原因除了高血压以外,还包括年龄、性别、地理环境、左心室肥厚、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患者只要具有以上因素的一种,就有可能发生脑卒中,要是同时具有几种因素,那么发生的概率就更大。因此,单纯降压还不能达到全面预防脑卒中发生的目的。左心室肥厚是一种高血压病人常见的伴发病症,在高血压患者中有大约20%-30%。血压高时心脏排血所遇到的阻力增加,心脏工作的负荷加重。承担向全身动脉系统喷射血液的左心室肌肉就会代偿性地增厚,以加强收缩力量,克服加大的阻力。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左心室肥厚,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逆转左心室肥厚,对预防脑卒中发生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注意一些基础的预防手段,包括自我控制情绪,减少和避免各种精神刺激;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戒除烟酒嗜好,合理安排低脂、低盐饮食和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氧代谢运动等。另外,在气温骤降时,高血压病人要注意防寒,以预防寒冷天气刺激神经和血管,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

专家还提醒,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抗高血压的药物,但并非每种药物都适合每个人。高血压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和所处的高血压不同阶段来选择差异性的治疗方案。在选择高血压药物时,尤其是选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预防脑卒中发生的药物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小心高血压引爆“动脉瘤”

步入年关,应酬忙、总结忙,职场一族忙得就像陀螺,熬夜加班、应酬客户。然而,透支体力、高度紧张的结果可能会引发体内潜藏的疾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爆裂就是其中之一。专家表示,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渐趋年轻化,由高血压、动脉硬化而引起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中青年中越来越常见。

销售总监倒地昏迷原来是动脉瘤惹祸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非真正的肿瘤,其实就是一个血管里的包块,它破裂后引起猝死的凶险度却远远超过了任何肿瘤。

45岁的梁生,是某贸易公司的销售总监,近日经常熬夜加班。2010年12月24日晚上应酬客户,由于酒喝得多,梁生整晚都很兴奋,不料去洗手间过程中,跌倒在地上,昏迷不醒,被急送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测量血压高达202mmHg。医生给他做检查时,还发现其心脏有杂音,CT检查结果显示梁生患有极其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由于病情的险恶,病人随时可能猝死。

该院心胸外科主任杨艳旗教授表示,夹层动脉瘤破裂可以导致快速大量出血,压迫心脏。此外还可引起心功能衰竭、脑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梁生发病时就是因为短暂的脑缺血摔倒在地。

杨教授介绍,在西方,此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60岁,而中国则出现了30多岁和40多岁的患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我国的年轻化趋势值得关注。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动脉瘤发病主因

夹层动脉瘤的病因很复杂,常见的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马凡氏综合征等,其中,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最为重要,它们是绝大多数中老年患者的发病原因。

杨艳旗指出,梁生的发病主要是由高血压突然引起的。据统计,80%-90%的夹层动脉瘤患者合并有高血压,且发病时一般已有10-15年的高血压病史。

在人体疲劳、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熬夜的时候,则会让主动脉内压升高,血肿越来越大。当血管耐受不了"高压"时,就会在瞬间破裂,造成大出血。可以说,高血压在大多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中起着最直接的推动作用。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排除"定时炸弹"

据杨艳旗介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最凶险的疾病之一,患者的死亡率相当高。约有50%的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即血管破裂后死亡,抢救成功的机会很小,几分钟就可能死于失血性休克。

迄今为止,尚无治疗夹层动脉瘤的有效药物,手术是预防夹层动脉瘤破裂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此手术又是一个大手术,风险高。因此,专家建议,对此病要以预防为主,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不抽烟、少喝酒、少吃油腻食物,多吃青菜、水果。

2、适量运动。

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出现突发性胸痛现象的病人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5、高危人群如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合理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要控制血脂和血压。

如何及早发现动脉瘤

患有夹层主动脉瘤的患者在"炸弹"还没有爆炸之前,从外表看起来跟正常人一样。专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高血压,加强早期发现才是最好的办法。

(1) 勤查血压。有高血压病史的人,应在办公室或家里常备血压计,经常测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遇到血压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2) 发生胸痛切勿忽视。胸痛未必就是心脏病发作,也有可能就是"夹层动脉瘤"。所以,平时体检的时候,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在做完心电图检查之后,再做CT检查一下主动脉的情况,以防漏诊。

(3) 核磁共振是目前快速诊断夹层动脉瘤的重要检查手段。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