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心律失常 > 正文
伤寒
挂号科室:感染科 同类疾病:霍乱细菌感染布氏杆菌病细菌性痢疾麻风病

窦性心律失常是如何引起的呢?

2013-11-21 00:11:54      家庭医生在线

正常情况下,心搏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经结间束传至房室结,再经希氏束传至左右束支,并通过普肯耶纤维网与心肌纤维相连。心搏冲动的频率、起源及传导的异常均可形成窦性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是如何引起的呢?

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在呼气时心率减慢,而在吸气时增快,系迷走神经张力的改变所致。发热性疾病的恢复期以及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可使窦性心律不齐加重;活动或阿托品通常可消除这种影响。

2.窦性心动过缓。大多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常见于运动员和正常小儿,并无什么临床意义。也可发生于全身性疾病如颅内高压、脑缺氧、甲状腺功能低下、风湿性心肌炎、粘液水肿、高血钾、伤寒等,并在原发病得到控制时即可消失。

3.窦性心动过速。可以是正常的代偿反应如发热、哭闹、运动、食物消化或情绪紧张时,站立时兴奋交感神经,心率较卧位时增快。窦性心动过速也可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原因所致。

4.游走性房性起搏点。在儿童中并不少见,而且通常是一种正常的变异,常是呼吸周期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所致,不需特殊治疗。游走性房性起搏点也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例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需作病因治疗。

5.窦性停搏。见于洋地黄中毒、心脏外科手术时损伤窦房结的病儿,迷走神经反射如咽部刺激、气管插管等也可引起,窦性停搏在儿童期很少发生。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