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心律失常 > 正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
挂号科室:神经外科 同类疾病:脑出血颅内压增高高血压脑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颅内出血

窦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2013-11-21 22:27:09      家庭医生在线

正常情况下,心搏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经结间束传至房室结,再经希氏束传至左右束支,并通过普肯耶纤维网与心肌纤维相连。心搏冲动的频率、起源及传导的异常均可形成窦性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那么有何治疗方法呢?

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症状,所以不需治疗。

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的儿童在活动中心率会显著增快,可明显超过100次/分,而窦一房或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则无如此反应。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在窦性频率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这些婴儿中常见窦性心动过缓,并可伴有交界性逸搏,房性期前收缩也时常发生。这些节律改变,尤其是窦性心动过绥,在睡眠中较为常见,并且不伴有症状,这通常不必进行治疗。病理状态下所致者应针对病因治疗,如心率<40次/分或有不适者,可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口服。

3.窦性心动过速。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如有不适者可用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减慢心串。

4.游走性房性起搏点。连续记录的心电图可见P波形状、P-R间期逐渐变化。在儿童中并不少见,而且通常是一种正常的变异,常是呼吸周期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所致,不需特殊治疗。游走性房性起搏点也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例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需作病因治疗。

5.窦性停搏。偶然发生不出现昏厥者,不需特殊治疗;停搏时间长宜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症状多、昏厥频繁时可应用人工起搏器方法。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