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正文

汉代经方成今早搏防治的最佳“武器”

2014-02-19 22:25:19      家庭医生在线

早搏需要治疗吗?根据西医理论,在医学界一直流传着早搏不需要过多的关注,不会影响生活和长期的生活质量。但是,随着最新的研究证明,推翻了以前影响几代人的结论,那就是早搏需要防治,而最佳的防治手段就是我们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理论,而根据汉代张仲景炙甘草汤加减而成的中药稳心颗粒在此方面将有新的突破。

心血管病症的诱因之一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临床上按照心律失常时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心律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临床上,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更常见合并其他心脏疾病。

目前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等;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心脏起搏器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伴随研究和认识的发展,治疗目标逐步从心律失常本身的控制转移,更注重于整体生活的改善和死亡率的降低。步长制药在这方面进行大胆的研究,并相继研发出了稳心和参仙升脉、冠心舒通,通过临床实践,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肯定。

心律失常和心脏电活动息息相关。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心脏电活动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一个半世纪。1958年第一例经静脉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植入、1968年希氏束电位记录方法的确立以及后来经导管消融术等里程碑式的事件奠定了当今临床心电生理学的基础。随着标测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心律失常机制认识的深入,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的发展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临床心律失常的诊疗现状,目前,器械治疗和导管消融术已然成为许多复杂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中医药对心律失常的治疗独特疗效,最近也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的另一种选择。

我国心电生理和起搏的研究及临床工作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并于1994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目前,全国每年开展的经导管射频消融和心脏起搏器植入例数均超过2万例。其中,房颤的射频消融、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等的推广和应用也迅速增长。无论是心律失常的器械治疗还是导管消融方面,目前国内主要的电生理中心都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保证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操作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必须借鉴国际成熟的经验,还必须将中医药治疗方法纳入视野。

在4月24日下午由步长制药集团独家承办的第四届心脑血管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西医在心脑血管方面学术研究成果的激烈碰撞。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华伟教授以他亲自主持的中国最大的稳心颗粒循证课题项目为主要内容,进行《稳心颗粒循证课题中期报告》,通过大量的典型病例,展示了中药稳心颗粒在防治早搏方面的潜在优势。据了解,稳心颗粒循证课题中期临床研究已收录900余名合格病例,三期临床预计收录24000名合格病例。步长药业用国际标准证明了中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成为中国唯一符合循证医学标准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开辟中药循证医学先河。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