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遗症的诊断要看病史
脑血栓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其具体诊断如下。
1、生命体征
体温一般正常或在起病后2~3天内出现低热,高热应注意是否为大面积脑梗死或并发感染所致;呼吸一般正常,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干受累时呼吸可不规则。
2、心脏和周围血管
多可发现不同程度的心脏和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颈部动脉听诊有时可听到血管杂音。眼底视网膜动脉多呈硬化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内动脉硬化的程度。
(三)门诊资料分析
血常规和血生化检在多无异常,明显的白细胞增高常提示并发感染。也可见合并疾病的表现。如血细胞增多、高凝状态、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电图异常等。
(四)进一步检查项目
应进行CT扫描、超声波、心电图及血液检查。必要时再进行MRI、MRA、PET、DSA及腰椎穿刺检查。
1.CT扫描
发病24小时内,多数正常。之后,梗死区为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梗死面积大者可伴明显占位效应,发病第2—3周时,病灶可为等密度影。发病3天至5周,病灶区可出现增强现象。发病5周以后,大梗死灶呈长久性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及增强现象。病灶过小或病灶位于小脑、脑干,CT常不能发现病灶。
2.MRI发病数小时即可显示病灶,在24小时后,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及周围水肿,不伴出血的梗死灶在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如果伴有出血者,则混杂有短T1、T2信号。MRI优点是能检查出小的病灶,小脑和脑干的病灶以及较早期的病灶。DWI在发病2小时左右即可显示出缺血区域,但对陈旧性梗死灶不显示。因此,可鉴别新发与陈旧的脑梗死灶。
3.PET
主要用于MRI还未能发现的缺血性病灶或低灌注状态的病灶。
4。脑血管造影
DSA和MRA可显示阻塞的动脉部位、脑动脉硬化情况,还可发现非动脉硬化性的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
5。腰椎穿刺检查
颅内压和脑脊液的常规与生化检查大多数为正常。但大面积脑梗死者,或伴有出血性梗死时,可提示颅内压增高和脑脊液呈血性或黄变。如影像学检查已明确不需行此项检查。
6。其他检查见短暂脑缺血发作。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脉颗粒治疗?
2024-10-24高血压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壮骨通痹胶囊
2024-10-24硝酸异山梨酯片能治疗哪些病?
2024-10-24心绞痛能否使用复方丹参片?
2024-10-2420 岁腰硬胸痹伴头晕目眩等症状是何
2024-10-24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
2024-10-24血压高有遗传史,服药后正常,能长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热门文章
TIMI分级标准:评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关键指标
2024-10-17锻炼血管的简单方法有这些
2024-10-16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解读红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
2024-10-16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标
2024-10-16胆固醇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帮你科学降脂
2024-10-15降压药的价格和药效有很大关系吗?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