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知识 > 疾病诊断 > 正文

心肌梗塞的诊断方法

2014-02-23 20:43:06      家庭医生在线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又称为心肌梗塞,对人们的影响很大,所以人们要及时检查是否有心肌梗死,那么,如何检查心肌梗死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

  诊断心肌梗塞须做哪些试验?

  一般来说,心肌损害可以在心电图上显示出特有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可能在心肌受损数小时后才显露出来,甚至根本不显露。受损害的心肌细胞会把某些特殊的酶(尤其是肌酸磷激酶—MB)释入血流,所以血液试验中很可能发现这些酶。这种试验要进行数次,并且还应作胸部X射线检查、血常规试验和持续心电图检查。

  最后,为了确定受伤心肌的位置和帮助医生制定一个短期或长期的治疗方法,还可以同时采用心脏负荷试验、霍特心电监测法、超声波心动描记法(利用声波产生心脏图像)和心导管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预防心肌梗塞的好方法

心肌梗塞在医学上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详细>>

心肌梗塞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心肌梗塞的发作原因,是脂肪、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物或血凝块突然阻塞了某条冠状动脉,截断部分心肌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心肌细胞一旦缺氧,就会坏死……详细>>

心肌梗塞有哪些检查诊断?

心肌梗塞是供应心脏本身营养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堵塞,造成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危害非常大。心肌梗塞的……详细>>

心肌梗塞症状:心肌梗塞该怎么鉴别诊断?

专家表示,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心肌梗死容易与一些疾病混淆,需要注意鉴别诊断。……详细>>

心肌梗塞的危害和诊断标准

心肌梗塞有哪些危害?心肌梗塞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千万不可忽视。不过,因为心肌梗塞容易和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混淆,所以也应该要知……详细>>

  • 杨康

  • 张申

  • 陈莲芳

  • 梁健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