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涉及面广 日常生活十方法有效预防
心血管病全称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动静脉血管、微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脑血管硬化、中风等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眩晕、紫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我们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一、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二、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心有朝霞,胸怀开阔。
三、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
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550万次心跳。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四、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有个人的文化兴趣爱好。
五、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
六、饮食多样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软。如果饮食中酸性食物过多,碱性食物太少,会破坏体内酸碱平衡。
食物的酸碱性与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食物在体内消化分解后,含钠、钾、钙元素多的食物称为碱性食物,如豆类、奶类、蛋清、水果、蔬菜、海带、茶叶等等;酸性食物,如面粉、大米、肉类、糖、禽、鱼虾等等。
七、每天喝奶,可以补钙。牛奶中所含钙质最适宜吸收利用。
八、人们对盐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对盐敏感,吃得咸,血压升高;有的人对盐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压也不升高。总的来看,还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脏和血管。
九、每年做体格检查,得到健康指导,也利于早期发现病患。
十、接种适宜的疫苗,对于体弱者及老年人,还应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国内外在研制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强免疫能力,预防多种感染,保护心脏和血管,减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责任编辑:尹浩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心肌缺血能否用通脉颗粒治疗?
2024-10-24高血压患者能否服用甲茸壮骨通痹胶囊
2024-10-24硝酸异山梨酯片能治疗哪些病?
2024-10-24心绞痛能否使用复方丹参片?
2024-10-2420 岁腰硬胸痹伴头晕目眩等症状是何
2024-10-24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
2024-10-24血压高有遗传史,服药后正常,能长期用
2024-10-24患硬化可以吃些什么食物?
2024-10-24
热门文章
TIMI分级标准:评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关键指标
2024-10-17锻炼血管的简单方法有这些
2024-10-16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解读红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
2024-10-16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标
2024-10-16胆固醇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帮你科学降脂
2024-10-15降压药的价格和药效有很大关系吗?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