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动脉硬化 > 正文

如何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基因治疗靠谱吗

2014-10-27 10:45:09      家庭医生在线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这一词汇经常“充斥”于我们的耳畔,周围罹患了这一疾病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多。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动脉内为何会发生“粥”样的硬化、它对我们人体有哪些危害、我们该怎样预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由于在动脉内膜上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受累器官的病象为主。

“粥”样硬化的由来

众所周知,血液对于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血液必须长年累月、一刻不停地在血管中流动。在血液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血管内皮会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造成损伤,当血管内皮出现损伤以后,血液中的脂质成分,主要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就会在内皮损伤处发生沉积,加上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逐渐就会在内皮下层形成富含脂肪的泡沫细胞和脂肪条。时间长了,这些泡沫细胞和脂肪条就会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在血管内壁上形成黄色的像小米粥一样的斑块,这就是医学中所说的粥样硬化斑块。其后果就是使血管内皮变得粗糙不平,动脉管壁增厚并且变硬变脆、弹性降低,管腔也随之越来越窄,进而阻碍血液在血管中的顺畅运行,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病变。

“垃圾RNA”能抑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曾被研究人员广泛认为是“垃圾RNA”的长链非编码RNA-P21基因(LincRNA-P21),近年来陆续被证实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主任、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曾春雨教授研究团队,历时3年研究发现,高表达量的LincRNA-P21在血液中能有效抑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美国《循环》杂志上。

RNA类似“中英文字典”,将人类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构建了身体的组织和器官。除这些通常意义的RNA外,人们还发现一些片段RNA(包括LincRNA-P21)。以往认为,这是在RNA合成过程中的边角料,也被称为“垃圾RNA”。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陆续发现这些“垃圾RNA”并非垃圾,它们甚至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如有些“垃圾RNA”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有的还能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

曾春雨研究团队以“垃圾RNA”对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展开了研究。他们采集了冠心病患者血液分析发现,其血液中LincRNA-P21的含量普遍低于正常人,绝大部分只有正常人的1/4。进一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LincRNA-P21的含量同样非常低。

基于上述研究,曾春雨等对LincRNA-P21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推论,认为其含量是影响冠心病的发病进程的原因之一,并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结合人体试验的结果证实了该设想。在动物实验中,曾春雨研究团队把大鼠颈动脉用球囊损伤,制作成动脉狭窄模型,将LincRNA-P21基因输入受损伤部位血管,结果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研究揭示,其改善作用与LincRNA-P21对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作用有关,证实了调高LincRNA-P21的含量能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这一研究成果为人为调节人体LincRNA-P21的含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科研证据,为冠心病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领域。

(责任编辑:吴洁媚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