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心律失常 > 正文

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介绍心律失常6个保健法

2015-02-19 08:59:26      家庭医生在线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心律失常的三大类型解读

心律失常这种疾病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多熟悉,它给很多朋友的生活带来许多的困然。但是大家知道吗?其实所谓的心律失常是有许多类型的。所以一旦诊断错了就很难去治疗,也许还会有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心律失常有哪些常见的类型吧。

一、 窦性心律不齐

这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类型之一。心率会随着呼吸的改变而改变,吸气的时候心率会加快,而在深吸气的时候会更加的明显。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的时候也会出现心律不齐。

二、 窦性心动过速

专家指出:小儿正常的心率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新生儿的心率一般超过200次/分;1岁以下的超过160次/分;1~2岁超过140次/分;2~6 岁超过130次/分;7-12岁超过120次/分。这种类型通常见于运动、紧张、哭闹、发热、贫血、出血、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三、 病窦综合征

这种类型通常是由于心脏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引起的激动产生和传导发生障碍,可能由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引起。其主要特点是持久并且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并且心率不会随着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了心动过缓,患者还会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心律失常的6个保健方法

1、预防心律失常诱发因素。一旦确诊心律失常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 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避免诱 因,比单纯用药更安全、有效。

2、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紧张的情绪尤其会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遇事能自我宽慰。

3、自我监测。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时“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4、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状腺功能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5、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练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6、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如不从事驾驶员工作等。

(责任编辑:张洪菁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